人民銀行今日繼續在香港發行600億元中央銀行票據(下稱“離岸央票”),這是繼上個月發行同等規模離岸央票后的又一次大額操作。連續兩個月實現上百億規模的離岸人民幣大額凈回籠,這在過往離岸央票發行中較為少見,足見央行穩匯率的決心。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尤其是離岸匯率,始終在7.3附近反復“拉鋸”,同期美元指數也圍繞108震蕩徘徊。匯率市場盡管似乎表面平靜,但暗流依然涌動。本周公布的美國1月CPI從2.9%升至3%,為連續第四個月上行,核心CPI從3.2%升至3.3%,均高于預期,市場愈發擔憂已現回升跡象的通脹會進一步放緩美聯儲降息步伐。根據利率掉期合約,交易員們現在僅預期今年有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此前預期至少有兩次,并且將降息的時間點從之前的9月進一步推遲到12月。
美聯儲降息步伐的放緩,使得中美利差深度倒掛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甚至可能進一步加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會面臨貶值壓力。盡管央行在過去應對匯率貶值的周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今年面對更趨復雜的國際經貿形勢和加速巨變的全球科技周期,穩匯率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多元,央行更需未雨綢繆。
2024年11月以來,央行就加快了離岸央票的發行頻率,2025年以來更是加大發行額度,實現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抽水”。根據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末,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約9200億元,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期間,通過大規模回籠離岸人民幣資金,抬高離岸人民幣資金同業拆借成本,可以達到抑制做空人民幣匯率的目的。
考慮到今年人民幣匯率仍有承壓挑戰,離岸人民幣又是人民幣匯率市場的“前線”,對在岸人民幣匯率往往具有牽引作用,預計央行將繼續加大離岸央票的發行力度和頻率,以穩定市場預期,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責編:萬健祎
校對:姚遠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