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最新重磅罰單來了!
2月8日,金融監管總局官網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列表,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交銀理財”)、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與泰康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在線”)及相關責任人因存在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合計罰沒4213.72萬元。
交銀理財被罰1750萬元
為理財子迄今金額最高罰單
罰單顯示,交銀理財因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理財業務投后管理勤勉盡職義務履行不到位等,被金融監管總局罰款1750萬元。這不僅是 2025 年理財公司領域的首張罰單,也刷新了行業罰金記錄。
圖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據悉,交銀理財成立于2019年6月,是首家在上海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交銀理財注冊資本金80億元人民幣,是交通銀行的全資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自2022年5月原銀保監會對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出第一張罰單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多次遭監管處罰。2024年,共計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被罰,累計罰款金額達 3120萬元。僅僅2024年6月,金融監管總局一日之內對5家理財公司開出罰單,涉及招銀理財、信銀理財、平安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罰款金額依次為 850 萬元、750 萬元、650 萬元、400 萬元、250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一直是理財公司監管的重點。在2024年6月披露的罰單中,除中銀理財外,招銀理財、信銀理財、以及平安理財等4家理財子公司均因存在“信息披露不規范”問題而遭到處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指出,當前理財行業在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頻率、透明度與充分性上存在明顯不足,行業信息披露的標準與渠道也尚未統一。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認為,機構需要加強合規意識,不要進行選擇性的“擇優披露”,同時加強監管,強化監管力度。
2月8日晚間,交銀理財已對罰單作出回應。交銀理財表示,對這一監管處罰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同時,監管指出的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因違規使用保險費率等
人保財險及分支機構被罰1115萬元
罰單顯示,人保財險及相關責任人因“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車險、農險、保證保險條款費率,相關報告、文件等內容不真實、不準確,未按規定辦理再保險業務等”,總公司被罰款430萬元,分支機構被罰款685萬元,袁輝、張海波等27名責任人員被警告和罰款共計184萬元。
圖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此前,人保財險曾于2024年10月發布該公司受到行政處罰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因涉及16項違法違規行為,于9月25日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4〕43 號罰單。罰款金額與此次罰單相符。
報告顯示,人保財險涉及16項違法違規行為:因未執行車險“見費出單”導致系統數據不準確,未按照規定使用車險條款和費率,以保單特別約定形式變更經報備的農險條款費率,未按照規定使用保證保險條款和費率,利用開展保險業務為其他機構牟取不正當利益,車險電銷業務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將直銷渠道車險招投標業務虛掛為中介渠道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人為調整車險財務指標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車險理賠中客戶放棄索賠的“零賠付”結案案件資料不符合監管要求,個別賠案通過偽造理賠資料予以“零賠付”結案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農險業務虛假承保、虛假理賠,人為調節農險未決賠款準備金導致數據不真實,互聯網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承保時未嚴格審核投保人資質,短期健康保險業務銷售誤導,未按規定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部分支農融資業務的資金去向管控缺失等。
人保財險表示,公司已按時全額繳納罰款,上述處罰未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將積極整改違規行為,切實提升依法合規經營水平。
圖源:人保財險受到行政處罰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
進入2025年以來,人保財險還發布了兩份旗下分公司收到行政處罰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其中,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因理賠超法定時限被安徽監管局罰款25萬元,河南省分公司因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被河南監管局罰款200萬元。
中國人保原保險保費收入公告顯示,2024年,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5380.55億元,同比增長4.3%。
泰康在線及相關責任人被罰1164.7萬元
回應:已于2021年對照整改完畢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處罰信息看,泰康在線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未嚴格執行條款費率,無資質代理銷售壽險公司保險產品,編制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資金運用管理不到位等。
金融監管總局決定對泰康在線警告,罰款823.35662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10.356625萬元,罰沒合計1033.71325萬元。對方遠近、左衛東、姜琦、張然、楊偉濤、李鵬、郭熹、李志偉、魏子博、張楠、丁峻峰、萬國程等責任人員警告并罰款共計131萬元。
圖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對此,泰康在線回應稱,高度重視,誠懇接受。2020年8月,經原中國銀保監會常規例行檢查后,公司已于2020年11月迅速啟動整改工作,并于2021年對照整改完畢。目前,公司已建立常態化合規檢查排查與整改追蹤機制,并持續強化內部管理與培訓,確保依法合規經營。
泰康在線還在臨時信息披露公告中表示,本次處罰對公司業務經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公司已按時全額繳納罰沒款。
圖源:泰康在線臨時信息披露報告[2025]1號
據悉,泰康在線是泰康保險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互聯網保險業務。根據日前披露的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泰康在線2024年保費收入140.59億元,凈利潤5000.29萬元。
保險業大額罰單頻現
“長牙帶刺”監管模式持續落地
自提出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以來,保險業監管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大額罰單頻現。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保險機構(不包含個人)被罰金額超3億元,“百萬罰單”13張。
例如,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5月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人保財險因將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6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其中,總公司被罰221萬元,分支機構被罰460萬元,25名相關責任人共被罰311萬元,合計罰款高達992萬元。
同月,平安產險、平安健康險也收超500萬罰單。平安產險因電銷業務給予或者承諾給予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應分攤至分支機構的費用未分攤等 14 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合計罰款 595 萬元,其中總公司 515 萬元,分支機構 80 萬元,涉及 12 名責任人一同被罰;平安健康險因修改公司章程未報監管部門批準、未向監管部門報告董事辭職情況10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555萬元,8名責任人員被罰款合計75萬元。
2024年7月,復星聯合健康因委托未取得合法資格的個人從事保險銷售活動、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虛掛中介業務套取費用被罰158萬元,其中總公司被罰38萬元,分支機構被罰120萬元。該公司12名責任人員被罰款1—7萬元不等。
大額罰單頻現,正是“長牙帶刺”監管模式持續發力的鮮明體現。同時,強化機構和人員 “雙罰” 原則,出現問題不僅處罰機構,還要處罰相關責任人,除了遭受警告以及罰款等處罰外,還有可能遭遇禁業處理,讓保險機構的違規成本不斷增加。
從嚴監管一直是保險業穩健發展的堅實后盾。2024年9月,保險業新“國十條”出爐,強調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從“從嚴把保險市場準入關”“嚴格保險機構持續監管”“嚴肅整治保險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險業風險”四個維度確保監管治理和風險處置全覆蓋、無例外。
在2024年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金融監管總局法規司司長王勝邦表示,將通過現場檢查、稽查、行政處罰與監管強制措施,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對造成嚴重風險、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關鍵人、關鍵事和關鍵行為加強監管,綜合運用行政處罰、強制措施、通報曝光和與其他部門的行刑銜接等措施,確保保險公司的經營行為依法合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