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豐銀行發布了《數據資產入表全流程解析》專著,緊密結合理論前沿和業內實踐,聚焦數據資產入表核心環節,構建了“識別界定—盤點治理—合規確權—收益論證—成本計量—列報披露”全流程,為企業推進數據資產入表提供高參考價值的實操指南。
2024年1月1日起,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正式施行,數據資產入表步入實質性落地階段。將數據資產納入財務報表核算和管理是當前會計領域的新探索,由于企業中數據資源類型多、規模大,如何選取并判定為數據資產進行入表核算,仍面臨一系列困難與挑戰。企業常態化推進數據資產入表工作,需要自身掌握全流程技能,降低依托第三方的入表成本,為此,亟需高參考價值的實踐指引和方案參考。
為審慎論證和穩妥推進數據資產入表工作,恒豐銀行圍繞數據資產核心判定條件展開論證,對全行282個開發項目進行系統梳理,前后推進60余次深度調研,最終確定與應用場景密切相關的數據產品為典型案例,并經過外部審計機構的評審認可,確保了合規性和嚴謹性,在同業內率先實現數據資產入表核算。依托此次實踐,恒豐銀行構建了“識別界定—盤點治理—合規確權—收益論證—成本計量—列報披露”入表全流程,形成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數資六步”解決方案,并將全流程的核心內容凝練到本書中,以期為數據資產入表需求企業提供有益參考。
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全面論述經濟形勢和政策背景,多維分析不同行業入表現狀,深度解析數據資產入表方法和步驟。以恒豐銀行實踐為基礎,從企業數據資產入表落地路徑、實務中組織架構設置、可入表數據資源的類型劃分及判定出發,開展數據資產盤點治理,梳理形成數據合規權屬檢查清單,并詳盡介紹數據資產經濟利益分析論證、成本計量范圍及核算方法、數據資產價值評估及各估值參數的細化測算,進一步配合數據資產科目設置和財務系統適配性改造,完成數據資產入表核算。針對數據資產入表過程中的問題,逐項提出了切實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掌握全流程入表技能。
數據資產會計核算方式需要根據實務需求不斷創新發展。企業在推進數據資產入表過程中,應秉持創新理念,不斷加強會計理論與實踐的前瞻性探索,持續發揮會計在服務數據資源業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推動數據要素價值挖掘與釋放。
近年來,恒豐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發揮數據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在數據資產化進程上不斷探索。先后發布《商業銀行數據資產估值研究與入表探索》白皮書、《金融數據資產估值與交易研究》行業報告、《全數驅動 致勝未來——數字化敏捷銀行》白皮書、《數據×金融:數據資產質押融資風險研究報告》等成果,總分聯動落地數據資產融資業務,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下一步,恒豐銀行將繼續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主動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勢,持續推進數據資產領域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