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4年是金融監管總局全面履職的第一個完整年度。系統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監管工作邁上新臺階。同時,會議明確了2025年監管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三是切實提高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四是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增強監管質效;五是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向上向好;六是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與2024年相同,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仍排在今年六大重點任務的首位。在此方面,會議要求要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堅持上下統籌、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
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
會議指出,要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更實舉措,狠抓年度重點目標任務落地落實,扎實推動監管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此次會議明確了2025年監管六大重點任務,第一點便是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事實上,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仍與去年一致,排在今年六大重點任務的首位。此次會議要求,要堅持上下統籌、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
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改革明顯提速,多地深化農信系統改革,組建省級統一法人機構。與此同時,許多村鎮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加速合并重組,通過“村改分”、“村改支”等形式進行。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國共有中小銀行(包括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3830家,資產115萬億元,占整個銀行業總資產的28%。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在機構改革方面,山西、河南、遼寧、四川、廣西等地農合機構改革方案落地實施;新疆、四川多地成立地市統一法人農商銀行方案獲批;村鎮銀行加速整合,近30家縣域銀行機構市場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此前表示,今年以來,農信社和村鎮銀行的合并重組呈現出加快趨勢。其中有兩個特點比較顯著,模式多樣,包括吸收合并、新設合并、股份制改革等多種方式;重點在農村,農信社和村鎮銀行是合并重組的重點,這與推動普惠金融和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有關。
對于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葉銀丹認為,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推動:一是監管政策的引導。監管機構鼓勵通過并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效率,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二是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和競爭的加劇,小型銀行面臨挑戰,通過合并重組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
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明顯收斂
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向上向好
此次會議明確的2025年六大重點任務除上述“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外,第二條是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積極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密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去年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收獲頗豐,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明顯收斂,包括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白名單”項目審批通過貸款超5萬億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全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超3萬億元等。
此外,三是切實提高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苦練內功、降本增效,著力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增強監管質效。加快推動重要立法修法工作。進一步規范監管執法。持續提升監管能力,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做實差異化監管。更好履行統籌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央地協同機制,加強橫向部門聯動,強化監管整體合力。
五是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向上向好。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全方位擴內需,助力實施消費提振行動,高效服務“兩重”“兩新”。引導保險、理財資金支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積極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落細落實,有效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提升跨境貿易綜合金融服務質效,助力穩外資穩外貿。加快補齊養老第三支柱短板,持續推動健全多方參與的巨災保險保障體系。
六是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制度型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保險業“報行合一”深入實施
多措并舉助力經濟回升向好
金融監管總局此次會議指出,2024年是金融監管總局全面履職的第一個完整年度。系統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監管工作邁上新臺階。
要突出改革導向提升監管質效。機構改革圓滿收官,“四級垂管”監管架構正式形成。監管規制立柱架梁邁出堅實步伐。組織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保險業“報行合一”深入實施。建立金融消保工作協調機制,消費者服務平臺和產品查詢平臺上線運行。
同時,多措并舉助力經濟回升向好。加力加勁落實穩增長一攬子增量政策。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將無還本續貸政策階段性擴大至中型企業。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擴圍至18個城市,簽約意向性基金規模超過3400億元。指導做好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及重大事故應對處置。保險業賠付超2.3萬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懷斌表示,金融監管總局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深刻領悟中央會議精神,對銀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銀行業應因時因勢優化發展戰略,細化工作措施,提高金融服務的質效水平;穩經濟方面,要支持擴大內需。重點支持居民消費的復蘇,助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依托消費信貸,創新消費場景,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需求。
此外,葉懷斌還表示,惠民生方面,要支持普惠小微主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紓困普惠小微企業,降低普惠融資成本;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深耕金融涉農場景,加大針對農村基礎設施的信貸投放;支持民營經濟和外資經濟,助力穩定就業環境;促轉型方面,要支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和綠色轉型。應主動把握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提升對戰略新興產業的服務能力;加快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綠色金融投入,探索新型綠色貸款及新型綠色債券業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