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商銀行與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文投集團”)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構建普惠金融模型、開展專項信貸支持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數字金融賦能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陜西示范。
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和技術優勢,攜手共建陜西省文旅產業數字普惠金融專屬模型,在滿足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合規前提下,根據不同維度的經營數據,對文旅產業重點客戶進行精準授信,提升授信額度,為本地文旅小微企業提供便捷充分的普惠金融服務,支持陜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文旅資源豐富獨特,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國內游客4.34億人次,國內游客花費3828.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05%、31.20%。然而文旅行業小微企業眾多,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發展瓶頸。2024年10月,陜西省下達旅游類貸款項目貼息資金2800萬元,撬動銀行貸款73.7134億元。
面對文旅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大、融資能力不足等挑戰,網商銀行與陜文投集團深化合作正逢其時。
成立9年多的網商銀行,致力于滿足小微企業、個體戶、經營性農戶等的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末,數字信貸服務惠及超5300萬小微經營者。在創新數據要素應用上,網商銀行與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聯合建模,運用“大山雀”衛星遙感風控系統與隱私計算技術,將三農數據引入金融風控,截至2024年5月6日,累計為606萬農戶提供信用貸款。此前,該項目入選了國家數據局“‘數據要素X’典型案例”。
陜文投集團積極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釋放數據要素潛力,依托旗下云創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惠旅云”產品,積累大量數據資源,并設立智匯數據資產公司,聚焦通過數據要素服務文旅產業交易鏈場景。平臺使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對交易數據深度解構,為金融風控模型建設提供可靠支撐,進一步擴大文旅產業金融服務規模,提升服務安全性。
網商銀行黨委委員、三農金融服務部總經理張成柱表示,文旅小微企業對信貸資金需求靈活度高,尤其是春節、十一等假期前夕,用錢地方多。“未來我們雙方將加強合作,把產業數據轉化成信用資產,讓更多客戶獲得更準確的授信,更好滿足不同經營時期的資金需求。”
網商銀行與陜文投集團的深化合作,為探索文旅業公共數據價值應用創新,推進數字普惠金融支持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提供了參考思路。雙方將攜手并進、開拓創新,以數字金融為抓手,為陜西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集群注入發展新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