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違規事項頻發,信息披露鬧烏龍,西安銀行業績增長乏力困境如何化解?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示表顯示,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支付結算、反洗錢、貨幣金銀、國庫及征信管理規定,被罰款379.2萬元,3名相關責任人被罰。這不是西安銀行以及分公司子公司今年以來收到的第一次罰單。此前的11月13日,西安銀行渭南分行因“集團客戶統一授信執行不到位”被罰款25萬元。
除了被監管部門處罰外,西安銀行近日也因為信披烏龍事件而成為市場輿論的焦點。西安銀行日前表示,對公司第三季報進行了更正,將2024年前9個月合并口徑下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數額進行大幅調整,由原先的5.56億元調整至8.29億元。這不是西安銀行第一次信息披露出現問題。今年9月30日,西安銀行同樣因為信息披露問題,公司及3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內控屢屢違規的背后,西安銀行業績面臨挑戰。前三季度,該行雖實現營收凈利的小幅增長,但主要靠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貢獻,且該行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實際上分別同比減少了約7.3%和7.4%。資產質量面臨較大壓力,不良率不降反升,大量信貸資源向股東關聯方集中。
針對信息披露、業績以及資產質量等問題,發現網向西安銀行發送采訪調研函,截至發稿前,西安銀行未就相關問題給予合理解釋。
信披違規后再收百萬級別的罰單
因反洗錢等被罰379萬,近期禍不單行。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陜西分行披露信息顯示,西安銀行因違反支付結算、反洗錢、貨幣金銀、國庫及征信管理規定,被給予警告,并處以379.2萬元罰款。
(行政處罰決定公告截圖:央行官網)
相關責任人陳某梅(時任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經理)、翟某松(時任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規部總經理)、秦某(時任西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反洗錢中心總經理),都因對西安銀行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的行為負有責任,分別被予以行政處罰4.5萬元罰款、1萬元罰款和4.5萬元罰款。
下半年以來,西安銀行合規經營風險問題明顯增加。12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西安銀行健康路支行時任行長秦江因“信貸業務違規”和“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被處以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處罰。11月13日,西安銀行渭南分行因“集團客戶統一授信執行不到位”被罰款25萬元。
除了被監管部門處罰外,西安銀行近日也因為信披烏龍事件而成為市場輿論的焦點。
西安銀行披露的2024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末,西安銀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5.56億元。而中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西安銀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5.87億元。三季度財報與中報相比,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少了3000多萬元,意味著員工不僅沒拿到薪資,還倒貼了西安銀行3000多萬。
針對三季報中的數據誤差,西安銀行日前公告稱,對公司三季報進行了更正,將2024年前9個月合并口徑下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數額進行大幅調整,由原先的5.56億元調整至8.29億元。并在公告中直言是將“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項目的子目‘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部分金額誤列示至‘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子目中”。
那么,作為嚴謹、專業的銀行金融機構,為何會出現誤列會計科目的情況?實際上,這不是西安銀行第一次信息披露出現問題。今年9月30日,西安銀行曾公告稱,收到了陜西監管局下發的警示函。原因是西安銀行2020年至2022年資產負債表中“金融投資”科目下部分金融資產分類不準確。2023年年報披露已經進行了整改。西安銀行2020年至2022年的相關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陜西監管局對西安銀行,時任董事長郭軍、行長梁邦海等給予警示。
屢屢出現內控問題的西安銀行,高管任職也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情況。根據公開信息,2023年9月,西安銀行原董事長郭軍因年齡到退休原因,辭去了董事長職務。隨后身為行長的梁邦海被任命為新任董事長,同時在新行長產生前,代理行長職務。2024年4月,任職西安銀行7年之久的董秘石小云因工作調整原因,辭去了董秘一職,董秘一職也暫由梁邦海兼任。
截至目前,梁邦海既是董事長,又代任行長,同時兼任董秘,一人身兼數職,這種“一肩多挑”的現象在上市銀行中較為罕見。
公允價值拉動業績增長難維持 資產質量承壓
進入2024年,西安銀行的業績增長依然面臨挑戰。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5.29億元,同比增長9.69%;凈利潤19.27億元,同比增長1.14%。然而,從收入構成來看,西安銀行前三季度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3.02%至38.5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有所下降。該行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實際上分別同比減少了約7.3%和7.4%。值得注意的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大幅增長1173.03%至5.11億元,成為拉動西安銀行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這種增長模式顯然并不可持續,也進一步凸顯了西安銀行在主營業務上的增長乏力。
除了業績增長壓力外,西安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也面臨較大壓力。截至2024年9月末,截至2024年9月末,不良貸款余額為36.13億元,較去年末的27.32億元增加8.81億元,增幅為32.27%;不良貸款率為1.64%,較去年末的1.35%增加0.2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86.30%,較上年末下降10.77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顯示出該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為其未來的穩健發展埋下了隱患。
不良率上升的同時,該行關注類貸款規模出現大幅上升,截至今年9月末,西安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為110.05億元,較去年末的88.74億元增加21.31億元,增幅為24.02%。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逾期貸款余額108.0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1.69億元,增幅高達133%;重組貸款82.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1.31億元,增幅超過100%。逾期貸款和重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分別達到5.03%和3.84%,兩者合計占比近9%。
從貸款集中度來看,西安銀行貸款集中度較高。根據2024年中期報告,截至6月末西安銀行前十大貸款客戶合計貸款余額241.45億元,占貸款總額的11.24%,占資本凈額的比例高達64.62%,遠超50%的業內紅線。其中最大單一客戶貸款占資本凈額的比例為7.41%,同比增長21%。
據悉,西安銀行的多家股東將持有的股權進行了質押,給銀行股權穩定性蒙上了一層陰影。據西安銀行9月20日發行的2024年金融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23年末,在前十大股東中,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6.35億股,占總股本的14.27%,其中質押股數占其持股總數的100%。與此同時,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14億股,占總股本的2.56%,其中質押5000萬股,占其持股總數的44.01%;西安曲江文化產業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超1億股,占總股本的2.26%,其中質押5000萬股,占其持股總數的49.69%。
(記者 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 周子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