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3日訊 日前,北京金融監管局發文稱,核準王青林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陽光消金”)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而這也是年內第13位獲批任職的消金公司高層。
王青獲批擔任陽光消金董事、總經理
資料顯示,陽光消金成立于2020年8月,為國內第27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達10億元,由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王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20%。
王青林也是陽光消金的第二任總經理。據悉,王青林來自陽光消金的大股東光大銀行,曾擔任光大銀行總行數字金融部總經理。
自成立以來,陽光消金的主要業績數據如下:2020年,陽光消金總資產31.50億元,凈資產9.04億元,虧損9600萬元;2021年,陽光消金總資產118.73億元,凈資產10.12億元,凈利潤1.08億元;2022年,陽光消金總資產124.77億元,凈資產11.48億元,凈利潤1.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陽光消金的總資產出現了6.41%的負增長,并且凈利潤仍未能突破“2億”!侗本╆柟庀M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陽光消金總資產116.77億元,凈資產13.19億元,2023年度實現凈利潤1.71億元。
年內11家持牌消金“換帥”
事實上,今年以來,消費金融行業高層人事變動頻繁。除陽光消金外,年內已有包括螞蟻消金、小米消金、招聯消金、中銀消金、興業消金在內的多家頭部消費金融公司,共計13位董事長或總裁獲批上任。這一趨勢引發了業界對于消金高管變動的廣泛關注。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從今年以來的消金高管動態看,高管的調整通常伴隨著公司業務存在發展瓶頸,過去一段時間業務體量遭遇收縮等困境。在消金線下場景面臨挑戰的當下,陽光消金引入具有線上優勢經驗的高管,有望進一步整合線上資源,在線上自主獲客、母子聯動等方面作出進一步優化調整。
蘇筱芮還表示,今年以來消費金融公司多位高層人員職位變動,是持牌消費金融行業正處轉型變革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從2024年業績情況來看,包括頭部為代表的消金機構業績增速放緩趨勢顯著,在消金行業分化加劇的關鍵時期,適當引進新型管理人才,有助于根據當下最新形勢開展戰略、業務等方面的研判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但也需注意此前發展戰略能否進一步得到延續,做好相關內容的工作銜接。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消金高管變動,往往有利有弊。一方面勢必帶來經營思路的改變,也會更加符合現有條件下的行業發展趨勢。引進新型管理人才,能夠激發公司內部變革、團隊創新的激情與活力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值得注意的是,過于頻繁的高層變動也不利于公司經營和合作的連貫性、穩定性,成為消金公司面臨的挑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