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三季度成績單公布,亮點頻現。
2024年三季報顯示,中國內地公募基金共為基民盈利1.12萬億元。受A股及港股市場提振影響,權益類基金貢獻8873億元,占比超八成。其中,指數型股票基金貢獻近5628億元,主動權益基金貢獻近3245億元。
在利潤攀升的同時,公募基金的規模也實現增長。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場公募基金總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內第五次創下歷史新高,資金持續凈流入公募基金市場。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同比增長13354億元,反映出市場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需求。
展望后市,公募機構普遍看好A股未來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業內人士指出,在震蕩和輪動行情中,主動權益基金憑借基本面研究等方面的優勢,有望為投資人創造超額收益。
權益類產品成公募基金盈利主力
2024年三季度,權益類基金收益率大幅反彈。以主動權益基金為例,截至9月30日,主動權益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為5.02%,三季度平均收益為10.64%。
相較于基金產品凈值增長率,基金年報中的本期利潤指標能夠更直觀地體現基民實際獲得的收益情況。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所有基金產品利潤合計為11242億元。與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200多億量級的利潤相比,第三季度公募基金行業為投資者實現的盈利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
分類型來看,權益類基金貢獻了8873億元,其中,被動權益基金貢獻了近5628億元的利潤,主動權益基金貢獻近3245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了216只有數據可考的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產品三季報,發現其倉位數據發生了顯著變動。其中,65%的產品在今年三季度進行了加倉操作,相關產品的股票倉位甚至從一成猛增至七成。
近年來,指數型股票基金成為市場配置權益資產的重要工具,也一直受到監管層的鼓勵。近期,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到“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純指數股票基金規模達34917.45億元,環比二季度末增長了45.02%。
主動權益基金或有表現
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普漲階段,指數型股票基金受益于倉位更重、跟蹤指數彈性更大和資金持續流入等因素,業績表現較為突出;當市場進入震蕩和輪動行情時,主動權益基金依托基本面研究、擇時和交易等方面的優勢,有望為持有人創造超額收益。
長期來看,公募基金股票投資能力仍具備一定優勢。海通證券(600837)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61家基金公司近十年股票投資收益率中位數為92.61%,同期滬深300指數增長率為63.93%。
從基金利潤來看,股票投資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普遍為持有人創造了可觀的收益。截至2023年底,主動權益基金近十年利潤最大的十家公司累計為持有人創造了3119億元利潤,其中利潤最高的興證全球基金近十年累計利潤達402億元。
機構持續看好中國資產后市表現
隨著市場的逐步回暖,機構對主動權益基金及權益市場后續地表現持續保持樂觀態度。同時,近期市場上已有多批主動權益基金陸續放開大額申購限制。業內人士表示,當市場急漲時,由于大量資金的涌入會攤薄基金收益,基金會進行限購操作;而當市場有所調整后,基金往往會恢復大額申購,方便市場資金進行后市布局。從當下來看,可能基于宏觀經濟政策積極轉向,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改善,權益資產投資需求提升,主動權益基金恢復大額申購,也便于投資者在市場充分調整后進行長期投資布局。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主動權益基金亟需抓住市場上行機會,通過穩健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改善投資者持有體驗。從市場整體來看,國內宏觀政策處于拐點期,而國際經濟大概率維持平穩,均有利于推升市場風險偏好,細分行業有望從預期和景氣度兩個方面出現好轉。
國內方面,三季度末國家不斷推出宏觀逆周期調控政策與資本市場振興舉措。首先,三季末央行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其次,房地產方面不斷擴大一線城市放開限購區域、降低二手房交易稅費等,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海外方面,美聯儲9月開始降息,中國央行跟進降息,均利于國內資產風險偏好的提升。資源品價格會持續受益于聯儲降息,短期黃金價格仍在上行,銅、鋁、原油價格維持穩定,螺紋鋼、玻璃等期貨價格繼續下跌。
興業證券表示,逆周期政策不斷加碼,已在帶動并將持續支撐經濟預期改善和動能修復。隨著近期政策持續發力穩增長,9月多數經濟指標已呈現改善信號:商品消費開始回暖、房地產市場開始企穩、就業開始回溫。此外,從估值層面來看,當前主要寬基指數仍僅修復至歷史中位數附近。天風證券(601162)表示,從三年以上的長期維度來看,市場可能已經底部反轉,大概率不會再回到比之前底部區域更悲觀的狀態,在長期戰略層面,需要重視配置權益資產。
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謝治宇在三季報中表示,從板塊看,由于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券商板塊在季度末明顯上漲,后續樂觀情緒向半導體、泛科技、新能源等板塊擴散。展望 4 季度,隨著宏觀逆周期政策陸續落地,權益市場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細分行業有望從預期和景氣度兩個方面出現好轉。
外資也對中國資產表達的樂觀預期。富達國際的基金經理Dale Nicholls近期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宣布的刺激計劃,包括降息和其他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工具,對市場起到了提振作用。在當前階段,在應對市場通縮風險和實現房地產市場穩定方面,相應的承諾和舉措是積極的,這些是提振消費者信心和國內需求復蘇的關鍵因素。
Dale Nicholls表示,相對于歷史和全球市場而言,中國股票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估值仍有空間進一步擴大。從全球角度來看,中國股票的總體收益前景向好,并且在科技等領域表現強勁,但收益修正的總體趨勢是向下的。希望這些政策可以幫助推動經濟基本面出現積極變化,帶來收益前景的改善。如能形成良性循環,將有力推動市場情緒的持續改善和估值的進一步提升。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