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調。
今日A股市場大幅低開,創業板指數開盤跌近5%,而港股恒生指數高開1.74%,恒生科技指數漲2.64%。
盤中A股主要指數進一步下探,截至中午收盤,上證指數跌超5%,深證成指跌超6%,創業板指跌超7%。港股市場轉跌,截至發稿,恒生指數跌近2%,恒生科技指數跌超1%。
此外,富時A50指數期貨跌近3%,早盤一度漲超3%。
A股大幅低開
A股市場今天低開,上證指數開盤報3427.22點,下跌62.56點,跌幅1.79%;深證成指開盤報11158.99點,下跌336.11點,跌幅2.92%;創業板指數開盤報2426.75點,下跌123.52點,跌幅4.84%。
盤中指數進一步下探,截至中午收盤,上證指數跌超5%,深證成指跌超6%,創業板指跌超7%。
行業板塊和賽道方面,多數板塊下行,傳媒娛樂、旅游、電氣設備、日用化工、電器儀表、保險、房地產等板塊跌幅居前。
作為行情的風向標,券商板塊開盤亦下跌,不過跌幅較多數板塊要小,部分券商股進入連續競價后逆勢上行,9點40分之后該板塊逐漸翻紅,一度漲近5%,隨后再度回落翻綠。
其中,東方財富早盤低開,隨后直線拉升翻紅,一度漲近15%。截至中午收盤,該股漲超7%,成交額突破600億元,再創歷史成交金額紀錄。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成交額突破300億元。
此外,銀行、保險股全線調整,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一度跌停,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跌幅居前。
消息面,根據中國結算的安排,對于10月1日(周二)至10月8日(周二)提交申請的新開證券賬戶,于10月9日(周三)起可用于交易。據悉,根據此前工作安排,10月7日起,中國結算正式恢復開放統一賬戶平臺和身份信息核查系統等渠道權限,包括提供身份核查照片返回功能,支持網上開戶審核。其中,為持續滿足開戶需求,身份信息核查系統反饋較平時特別延長3個小時,其他依照正常時間關閉。
另外,隔夜熱門中概股普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6.85%。老虎證券跌超16%,金山云跌超14%,富途控股跌超13%,嗶哩嗶哩跌超12%,攜程跌超10%,理想汽車、蔚來跌超8%,京東、百度、小鵬汽車跌超7%,阿里巴巴、愛奇藝跌超6%,虎牙、拼多多、騰訊音樂、網易跌超5%,新東方、唯品會跌超4%。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現在對中國股市,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不只是一個觸底反彈,可能是一個更樂觀的反轉邏輯。但他也提醒,可能很快就會迎來大波動和大分化,建議放眼中期,買那些最好的標的,賺時間的紅利。
港股高開
港股市場上午高開,恒生指數高開1.74%,恒生科技指數漲2.64%,重回4800點之上。
盤中港股市場轉跌,截至發稿,恒生指數跌近2%,恒生科技指數跌超1%。
對于港股后續走勢,中信證券認為,9月24日政策組合拳推出以來,港股漲幅顯著,多重指標均表明港股投資者情緒十分火熱。外資也呈現出顯著增配港股市場趨勢,9月16日以來的短短半月間累計流入606億港元。盡管經歷一輪快速上漲,港股當前估值水平無論比較全球市場還是歷史情況仍處在具備較高性價比的位置,尤其成長及大金融板塊當前的估值更是處于較低的歷史分位。中信證券判斷,雖然逼空交易推動的上漲最快的階段或已過去,但在政策逐步落地且投資者情緒依舊“興奮”的背景下,港股難言已階段性觸頂,其估值修復行情有望延續至11月初。
中金認為,本輪反彈行情的啟動也來自美聯儲降息為國內政策打開空間,國內政策寬松從而形成共振,因此整體行情在一定程度上也類似2019年。9月中旬以來,外圍環境上美聯儲“非常規”降息50bp提振市場情緒,對應港股分母端修復;內部環境上,金融三部委政策和中央政治局會議超預期點燃市場情緒,核心在于首先通過諸多金融政策直接鼓勵私人部門加杠桿(股市與房地產),其次更多強調民生與消費,傳遞了與以往不完全相同的信號與思路。市場接下來的走勢也更加取決于后續政策尤其是財政發力的力度與速度。
張憶東認為,現在對中國股市,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的判斷是,這不只是一個觸底反彈,可能是一個更樂觀的反轉邏輯。張憶東在10月7日的一場線上交流會上表示,“瘋牛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后面需要讓節奏慢下來,要為震蕩而喝彩�!彼J為,A股很可能在短期大漲,中期大波動、大分化,“所以我對于節后A股的一個預判是‘三大’——大漲、大波動、大分化”。張憶東提醒,可能很快就會迎來大波動和大分化,這種大漲、大波動、大分化的市場,更適合耐心投資者,更適合專業投資者,更適合放眼中期,買那些最好的標的,賺時間的紅利。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