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里麥浪滾滾,大棚中蔬果鮮嫩欲滴,“興速貸”金融服務點打通服務三農“最后一公里”;炎炎夏日“公益送清涼”,金融知識進社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傳遞“興”能量……
2024年,是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十周年。一直以來,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初心使命,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拓寬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全力打造離鄉村更近、和群眾更親、與民營小微更緊的“普惠銀行”。
“鵬農貸”鄉村振興 共譜助農新樂章
“鵬農貸”是深圳金融管理部門和農業產業主管部門共同推動打造的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品牌,作為首批參與的5家股份行之一,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積極響應國家推進鄉村振興部署,沿著總行繪制的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規劃圖”和“路線圖”,積極探索金融助農,拓寬金融服務應用場景。
為充分賦能農業龍頭核心企業,興業銀行深圳分行運用數字化平臺構建“鵬農貸”產品體系,在核心企業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信息化基礎上,該行“金融特派員”強化數字賦能,建立線上融資服務的科技優勢,進一步服務核心企業及上下游農戶農企,提高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隨著科技興農的深入推進,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創新服務鄉村振興,與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首創推出“興速貸(大疆農業無人機專屬)”,為大疆農業機的終端用戶購買農業機提供融資服務;同時,為全力支持推動“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該行結合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以下簡稱農批市場)應用場景,推出“興速貸(農批農貿專屬)”,依據工商、司法、征信等信息打造符合農批市場商戶特色的差異化線上審批模型,為市場內商戶提供線上融資業務。截至目前,分行已為2200余戶農戶和商戶發放貸款1.3億元,切實以金融力量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惠實體”助力科創 滋養新質生產力
成立于2017年的深圳杉海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以“超分子共晶/離子鹽技術”為應用核心進行材料改性,充分改善各類原料生產過程中諸如生物毒性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打破材料原有的配方應用局限性。目前,該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騰飛期,研發投入及生產廠區建設投入較大,急需授信支持。該行在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后,鑒于對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研發團隊的高度認可,充分利用“技術流”評價體系及人才貸、投聯貸等全生命周期產品服務加持,最終給予企業1000萬純信用授信敞口的綜合服務方案,成為客戶主要授信銀行之一。
“以客戶為中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一個理念,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份堅持。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積極構建“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普惠金融長效服務機制,形成與實體經濟相適應的普惠信貸服務體系,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務能力。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人行口徑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突破530億元,貸款余額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此外,興業銀行深圳分行持續推進普惠業務全流程數字化,圍繞“一鏈一策一批”的工作方法,發力產業鏈、供應鏈場景生態搭建,持續引入工商稅務、上下游交易額、發票等場景數據,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務便利性、覆蓋面和可得性。目前,該行已累計支持核心企業26家,拓展產業鏈客戶1700余戶,投放普惠貸款金額超10億元。
“暖民生”金融為民 真誠服務常相伴
為更好的服務民生、傳遞金融溫度,興業銀行深圳分行依托營業網點推出便民、惠民社會公益服務——“興公益”惠民驛站。驛站涵蓋“暖心服務”“紅色陣地”“適老助殘”“鄰里伙伴”四大類主題40余項服務。此外,該行今年各支行網點多措并舉,積極筑牢安全防線,努力提升公眾金融素養,不斷取得新成效。
“現在天氣炎熱,這碗綠豆湯送得很及時,不僅送來了清涼還送來了反詐知識,以后騙子想騙我的錢都難咯。”拿到綠豆湯的環衛工人們贊不絕口。正值三伏天,在環衛工人的休息點,興業銀行深圳龍華支行工作人員送上夏日清涼解暑湯,同時為環衛工人講解養老詐騙“套路”手法及危害,提醒老年人要牢記“三不三要”、和子女多溝通、增強法律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防止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據悉,該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費讓利的工作精神,在總行指導下持續擴大降費范圍,加大讓利力度,降低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成本,為小微企業解憂紓困。截至2024年6月末,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已惠及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超22000戶,總計減免各項服務費用5374萬余元,切實將惠企利民落到實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體現了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興業銀行深圳分行將繼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聚焦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強化數字化賦能,做實鄉村振興等舉措,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質效,全力書寫“雙區”普惠金融新篇章。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