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債收益率回升,相關部門開始“摸底”金融機構對未來國債收益率走勢的觀點。
9月30日,有媒體報道,有農商行金融市場部近日收到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問詢,內容是如何看待未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一旦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2.3%,將產生哪些潛在的影響。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次交易商協會主要向華東地區部分農商行摸底。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30日收盤,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在2.175%,盤中一度創下月內高點2.24%,離2.3%整數關口似乎仍有一定距離。
一位中小銀行債券交易員向記者分析說,交易商協會之所以向部分農商行摸底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旦突破2.3%的潛在影響,主要原因是此前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穩步發展,未來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應在2.5%~3%之間。如今,考慮到近期央行再度降準與調降7天期逆回購利率20個基點,不排除相關部門認為未來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合理區間在2.3%上方,因此想了解當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到上述合意區間,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下一步長債交易策略將如何演變。
他向記者指出,近期隨著A股市場反彈吸引越來越多資金從債市重返股市,目前不少金融機構債券交易員認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望在短期內收復2.3%整數關口。
“尤其是市場對中國相關部門增發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強財政刺激措施的預期較高,部分債券交易員認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在10月份收復2.3%。”這位中小銀行債券交易員告訴記者。但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能否守在2.3%上方,市場仍有一定分歧——目前,中國債券市場仍存在較高的資產荒狀況,除非相關部門加大超長期特別國債與長期地方債的發行力度,否則存款向理財的“遷徙”,以及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不少,仍會吸引大量資金投資債券,令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一定幾率沖高回落。
需要注意的是,交易商協會向部分農商行詢問未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旦突破2.3%的潛在影響,另一個因素是近日銀行成為長期國債的拋售主要力量。
德邦證券固收首席呂品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18~20日期間,保險凈買入債券現券561.7億元,其中國債增持量達到520.04億元,主要以增持20~30年國債為主。此前一周(9月9日~14日當周),保險凈買入債券現券540.79元,其中國債增持額度達到657.04億元。
與此同時,基金買盤也在回歸。截至9月20日的過去三周期間,基金周度買入債券現券規模分別是1614.86億、1249.52億與212.55億元,同期股份行分別凈賣出2340億、1614億和1249億元。
在上述中小銀行債券交易員看來,隨著8月以來銀行成為賣債主力,交易商協會通過了解銀行大舉賣債的投資邏輯,以及他們對未來長期國債收益率合理區間的研判,可以提前做好債市風險防范工作。其中,上半年增持大量超長期國債的部分農商行如何應對長期國債價格下跌風險,將采取哪些交易策略,應是交易商協會需要了解的“重要內容”。
在他看來,交易商協會的問詢行為,未必會對相關農商行未來買賣長期國債策略產生明顯影響。但鑒于交易商協會此前因發現四家江蘇地區農商行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涉嫌操縱市場價格與利益輸送,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對它們啟動自律調查,相關受詢問的部分農商行將加強國債二級市場市場的合規管理。
9月11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交易商協會在自律管理中發現,部分證券公司在開展服務于中小銀行的投顧業務過程,存在控制客戶交易,將自營、投顧等業務混同運作,通過變相資金池在不同賬戶間調節收益以及利益輸送等問題。
“在當前長期債券價格回調期間,中小銀行與券商的債券投顧業務合作也應規避上述利益輸送與不同賬戶調節收益等問題,避免相關部門的從嚴查處。”這位中小銀行債券交易員指出。
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