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政策轉向
對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會議的解讀
全文共1516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伍超明 胡文艷 李沫 段雨佳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見表1)
正文
9月26日政治局會議信號積極,要點突出(見表1),對此我們有五點解讀:
一是召開時點超預期提前,凸顯了政策“緊迫感”。一般而言,政治局通常在4月、7月、12月召開經濟專題會議,少部分時間在10月份多加一次,如2016年和2018年,本次提前至9月召開實屬罕見,足見這次會議的份量和不尋常,凸顯了政策的“緊迫感”。同時,本次會議緊隨“924”金融政策組合拳之后,也是急于向市場傳遞政策未完待續,還有一批增量政策在路上的預期。
二是明確經濟出現新情況和問題,強調正視困難、主動作為、干字當頭。本次對經濟形勢的判斷較為務實,直接指明“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反映出中央對當前需求不足問題加劇甚至長期化風險的擔憂,并強調要“正視困難”、“主動作為”、“干字當頭”,“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這向市場傳遞出強烈的帶動經濟回歸擴張性增長軌道的信號,預計今年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未變,還是會努力去完成。
三是宏觀政策要用力、加力、給力,更多增量政策有望近期出臺。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會議提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宏觀政策總體基調明顯轉向寬松。財政方面,緊隨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之后,強調“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意味著財政加力已經板上定釘,但具體表述上和730政治局會議差異不大,財政增量政策的規模和用途上仍存不確定性,需密切關注近期表態。貨幣方面,會議提出“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與以往“穩健精準”的提法相比,政策基調已經明顯轉向、寬松力度明顯上升。預計924一攬子政策有望加快落地,繼續降準降息的概率也較大。
四是房地產市場強調“止跌回穩”,穩樓市成為重中之重。與過去政治局會議,將房地產放在防風險部分不同,本次會議將其置于政策段落,并新增“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法,彰顯了對穩住房地產的決心與重視。具體政策舉措方面,供給端,會議提出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這意味著未來商品房供給以去庫存為主,存量上推動收儲已建未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達到“嚴控增量、優化存量”雙重目標,增量上更多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 “好房子”,以高質量增量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同時商品房建設“控量”也意味著房地產的“止跌回穩”,未來更多體現在“穩房價”方面,然后向銷售端、最后才會向投資端傳導。預計未來“白名單”項目貸款以及支持盤活存量閑置土地政策將持續優化、加大力度。需求端,會議提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預計未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全面放開限購政策可期,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有望加快推進落地。
五是資本市場強調要“努力提振”,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與7月政治局會議“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表述不同,會議強調“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對活躍資本市場的重視程度和緊迫性均明顯提高。資本市場連著內循環戰略和高質量發展兩端,大力提振資本市場,既有利于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通過財富效應增強擴大內需潛能,又能為科創企業提供更適配的融資支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積極作用。具體政策方面,除了9月24日宣布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望加快落地,提供“真金白銀”為股市注入充沛的流動性外,本次會議重點提出“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9月26日《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也隨后發布,這意味著中長期資金入市將為增加市場流動性、改善預期提供新的動能。總體上,“924”金融政策組合拳和9月政治局會議,將從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兩方面對資本市場形成立竿見影的偏強支撐作用,但未來市場持續上漲的動能仍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的改善,財政政策力度、居民企業預期修復仍是關鍵。
免 責 聲 明|
本微信號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時,并不表明這些內容代表本人觀點,其目的只是供訪問者交流與參考。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微信號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閱讀者的一切商業決策不應將本微信號內容為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微信號所涉內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任何責任。
本微信號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識和經驗客觀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見,投資者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對任何基于偏見角度理解本微信號內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微信號內容(除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表、引用或傳播。
本人對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明察宏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