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東方證券(600958)攜手新浪財經聯合打造的《大國?經濟》系列活動第一站走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由新浪財經CEO鄧慶旭主持的《中國經濟的壓力、潛力與定力》對話環節,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院長、數字金融中心主任黃益平分享了自己對于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壓力的看法。
黃益平指出,當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時,應對措施主要有兩條,分別是周期性的應對措施和結構性的應對措施。前者主要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寬松一點,財政增加一些開支”,后者是結構性改革,這是很重要的。
“不把結構性改革搞好,長期增長會比較困難,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否定周期性政策也很重要”,他說。
當前,我國有效消費需求不足,部分觀點認為,可以給老百姓(603883)發錢以促進消費。黃益平認為,這未嘗不可。但他更加強調的是,應從需求端發力,一是讓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二是改善社會保障,讓老百姓更有信心。
黃益平還指出,周期性政策對促進經濟增長也很重要,但其更擅長從供給側下功夫,如鐵工基等基礎設施投資,但如今仍然進行此項投資就會面臨新問題——投下去了,經濟活動變得加快一點,但如果需求仍不強勁,明年可能就會變成過剩產能,對持續增長是不利的。
2024年9月,《大國?經濟》系列活動的第一季正式啟動,該活動由東方證券與新浪財經主辦,與國內一線經濟與管理學院攜手,邀請經濟學家與管理學家把脈中國經濟,洞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來源:新浪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