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增多、交易量持續萎縮……解密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

2024-09-08 09:09:18 證券時報網 

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仍在遭遇著規模收縮、不良壓力增大的窘境。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各大上市銀行2024年半年報披露的信用卡業務數據,發現以下三大特點:一是上半年部分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發卡量或客戶規模還在減少;二是絕大多數大中型銀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額,萎縮幅度進一步擴大;三是信用卡不良貸款率普遍面臨壓力,反映出客戶逾期情況仍在進一步增多。

近年來,信用卡消費額日漸低迷,伴隨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管趨嚴,在信用卡經營已進入“深耕細作”的當下,上市銀行愈發重視該項業務的經營優化和風險防控。在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近日包括招行、平安、興業等多家上市銀行高管回應了當前信用卡最新經營優化策略,以應對中間收入表現不佳、資產質量下行等多重壓力。

1 多家大行信用卡總量持續減少

伴隨今年7月正式全面實施的“信用卡新規”,商業銀行從單純追求發卡數量、客戶規模及市場占有率等單一考核指標,逐漸轉為追求更高質量的客群、更優質的零售貸款結構,以及更精準的風控措施。

在信用卡業務告別“跑馬圈地”的快速增長時代,全面進入“精耕細作”的存量時代之際,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商業銀行在信用卡發卡節奏和數量均明顯降溫,甚至主動出清一些“長期睡眠卡”。

由此帶來的明顯影響是,銀行信用卡總量遭遇壓縮,其總規模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下降的拐點,至今已至少連續六個季度減少。

據央行數據梳理,今年一季度,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6億張,較去年末繼續減少約700萬張。而2023年,該項指標的總體下降規模是3100萬張,同比降幅約3.89%。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的上市銀行2024年半年報信用卡業務數據顯示,不少信用卡數量排名前列的大中型銀行,信用卡發卡量降幅顯著,這一趨勢更多體現在卡量排名前列的部分大行中。

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建行的信用卡總量分別為1.52億張、1.31億張,兩家大行均較年初減少約100萬張,其中建行信用卡客戶數量也減少約100萬戶。同樣是國有大行的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信用卡數量均在年內有較大幅度減少,截至今年6月末,交行信用卡總量為6488.83萬張,比今年年初減少將近643.6萬張;而郵儲銀行也較年初減少約282.3萬張,總卡量為3957.7萬張。

股份行方面也“不甘示弱”,其中平安銀行(000001)6月末信用卡客戶數量較年初減少了233.3萬戶;浦發銀行(600000)、招行信用卡量分別比年初減少192萬張和45萬張,其中招行客戶數減少約38.8萬戶,降幅較去年有所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信用卡大戶”在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數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仍在繼續快速增長。例如中信銀行(601998)上半年新增卡量約為411萬張,中國銀行(601988)和興業銀行(601166)分別新增約207萬張和115萬張。而華夏銀行(600015)也在上半年凈增136萬張信用卡。

此外,基數相對較小的城商行,上半年增速明顯高于其他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例如南京銀行(601009)、江蘇銀行(600919)、盛京銀行的增幅分別為10.19%、9.36%和6.03%。

事實上,“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各大銀行在財報中屢屢提及的關鍵詞。而在信用卡新規的嚴格監管下,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占比已是監管重點之一,所謂睡眠卡即連續18個月以上、無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信用卡。

在此前逐步處置出清睡眠卡之后,信用卡的活卡率得到一定提升。中國銀行業協會2023年9月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23)》顯示,2022年末信用卡累計活卡量為6.5億張,同比增加1.1%,而活卡率為56.9%,較上年增長1.9個百分點。

2 信用卡交易總金額加速萎縮

除了卡量增長乏力,信用卡業務的另一大重要趨勢是,客戶利用信用卡消費的總交易金額也在持續減少。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15家信用卡交易金額靠前的上市銀行,其中14家該項指標同比下降,8家降幅超10%。僅有農業銀行的交易金額同比增長,增幅3.3%。多家股份行的信用卡交易總額同比下降超15%、甚至下降超20%,降幅較去年有一定擴大。

總體來看,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總交易金額數據呈現下降的14家銀行,上半年信用卡總交易額合計減少約1.86萬億元;其中5家國有大行合計下降約3800億元,7家股份行合計下降約1.47萬億元。

分機構看,4家同比下降超15%的股份行中,平安銀行減少約3532億元(-22.9%)、光大銀行(601818)減少約3488億元(-28.0%)、興業銀行減少約2187億元(-18.2%),浦發銀行減少約2006億元(-17.2%)。此外,招行、中信和華夏銀行分別下降約1622億元、1145億元和704億元。

另外,交易金額排名前列的銀行中,招行上半年信用卡總交易金額為2.21萬億元,同比下降6.8%;建行1.38萬億元,同比下降3.5%;交行1.24萬億元,同比下降約1966億元;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交易額分別為1.24萬億、1.19萬億元。

與總交易金額普遍萎縮有所不同,一些主要銀行的信用卡貸款余額變化呈現明顯分化:國有大行貸款余額仍維持普遍增長,一些股份行上半年跌幅較大,而一些城商行信用卡貸款余額增速較快。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的20家銀行數據,其中包括了國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和代表性城商行。

數據顯示,信用卡貸款余額排名前五的銀行中,國有大行占據四席,均實現增長,僅有招行上半年有所下跌。其中建行成為首家信用卡貸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的銀行,上半年微增;而農行上半年增速較快,增幅約732億元,工行和中行分別增長3.2%和5.4%。基數相對較低的銀行中,北京銀行(601169)和南京銀行增速較快,增幅分別為18.8%和16.2%。

而降幅較為明顯的銀行包括光大銀行下降約11.3%,上海銀行(601229)下降約9.2%,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分別下降約8.4%和8.2%。

作為零售金融的代表性業務之一,信用卡業務與客戶消費密切相關聯。在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出現萎縮的背后,客觀反映了宏觀消費需求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國一線城市的消費數據出現了回落的跡象。

具體來看,各地統計部門披露的數據顯示,上海、北京上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9165.71億元和6982.4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3%和0.3%;廣州社零總額為5601.55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而深圳該項數據同比增長1%,為5072.03億元。若僅看6月單月表現,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則分別下降9.4%、6.3%、9.3%和2.2%。

央行資產負債表中,有幾個口徑的數據都可以直觀看出,今年以來居民加杠桿的意愿和舉措并未重燃。央行存款性公司概況中,住戶存款家庭存款由今年1月末的139.52萬億元升至7月末的145.93萬億元。

此外,央行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數據顯示,住戶貸款項下短期消費貸款從今年一月末的10.4萬億元,下降至7月末的9.9萬億元;中長期消費貸款由47.91萬億元,下降至7月末的47.77萬億元。

3 信用卡貸款質量壓力上升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12家披露信用卡業務資產質量的銀行,其中有9家銀行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同時有8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超過2%。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作為信用卡累計發卡數量在1億張以上的銀行,工行、建行和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率均較年初有所上升,其中工行和建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別為3.03%和1.86%,分別較年初上升0.58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為2.57%,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

另外,交通銀行(601328)、上海銀行、民生銀行(600016)的信用卡不良貸款率也較年初明顯上升,分別上升0.4、0.38、0.26個百分點。從不良貸款率的絕對值來看,盡管興業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該行此項指標仍高居各大銀行首位,達3.88%。另外,民生、平安和中信的不良率分別達3.24%、2.7%和2.57%。

若從全國銀行業信用卡業務來看,今年6月末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達到1096.76億元,較年初增長115.41億元,增幅達11.76%,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29%,占比較年初增加0.26個百分點。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信用卡逾期規模增多,與此前部分銀行降低審核標準,大量發卡營銷、一味以發卡數量作為考核要求有關。一方面銀行通過分期等各種促銷活動,刺激用卡消費提高借貸產生的利率;另一方面又沒有很好地從信用安全方面出發,宣傳逾期風險給消費者帶來的嚴重影響。

另據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測算,2024年上半年我國批量個人業務不良貸款轉讓成交規模為321.5億元,其中信用卡透支類貸款約98.6億元,占比約30.7%。而今年以來,包括民生、交行、浦發、光大、招行在內的多家股份行已在銀登中心掛牌轉讓信用卡透支類個人不良貸款。

近日,多家上市銀行高管在業績發布會上回應了關于信用卡貸款資產質量問題。其中興業銀行高管表示,有序推進風險管控與轉型發展,遏制不良貸款上升勢頭,該行新發生不良額回落至上年同期的75%,不良暴露趨勢已經明顯趨緩。

招行管理層在解釋該行信用卡貸款資產質量有所下滑的原因時表示,一方面是經濟弱復蘇,消費者還款能力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招行從嚴進行風險管理,對部分客戶的資產分類以及逾期階段進行從嚴審慎認定,所以才導致關注和逾期貸款的規模有所增長。該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不出現重大變數,預計到今年末,信用卡不良率可能和去年基本持平。

4 銀行優化調整經營策略

信用卡競爭已進入紅海時代,各銀行也開始調整經營戰略,不再以簡單擴大用戶規模與信貸余額為戰略目標,銀行信用卡業務經營壓力逐步浮現。

如何加大信用卡的推廣和服務創新力度,如何獲取消費場景的巨量的關注度,提升信用卡交易額,并且保持優異的資產質量,成為各家銀行精耕細作的主要方向。

在近期上市銀行業績發布會上,部分銀行高管還透露了信用卡業務的最新經營策略。

興業銀行管理層表示,該行對信用卡實行“控新降損”策略。一是新發卡的客群質量明顯得到改善,新發卡年輕學歷客戶和低風險分層客戶的占比較年初增長。二是貸中管控策略持續優化,構建多維度的客戶風險標簽,優化貸中管控策略,及時清退高風險的客戶。三是擴充集中電催團隊力量,建立與資產規模相匹配的自催管理隊伍,建設自主清收體系等。四是建立風險模型敏捷迭代的機制,加快核心風控模型的建設和迭代。

中信銀行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在信用卡方面,該行在2019年起就持續優化客群準入,壓降共債等高風險客戶,深化資產結構調整,持續提升優質客戶占比。同時也注重線下的“食、住、行、娛、購”創新場景轉化,傳統獲客占比下降到不足20%。該行還強化了與頭部互聯網平臺的深度合作,采用聯合建模篩選優質客群,實現精準營銷,上半年頭部互聯網聯名卡獲客同比增長96%。

從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半年度報告看,各家銀行在深化信用卡客戶經營、豐富信用卡產品體系上,積極推進信用卡用卡生態圈和智慧場景建設,引入科技、萌寵、茶咖、視頻、運動健身等概念或權益,滿足年輕客戶多樣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全國性銀行將客戶信用卡與消費貸授信額度實施統一管理,打通信用卡業務與其他零售條線業務之間的協同,通過條線內和跨條線客戶轉化,挖掘存量客戶潛在價值。

責編:王璐璐

校對:王錦程

(責任編輯:董萍萍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2021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 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