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卓泳
日前,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在北京正式啟動,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長期呼吁并一直期盼的“長錢”或將加速入市。
據了解,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又稱AIC,誕生之初是為了解決銀行的不良資產和化解金融風險,業務范圍是主要以債轉股為主要目的的股權投資。截至目前,我國中農工建交五大銀行均設有全資控股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但在此前,AIC開展的股權投資業務僅在少數地區進行試點,比如上海。
今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要梳理總結前期上海試點開展的直接股權投資經驗,研究擴大試點地區范圍,充分發揮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企業重組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李明肖同時提到,很多初創期科技企業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反映,希望在資本方面獲得金融支持。
事實上,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主導者,銀行資本從債權轉向股權投資,并大舉進入股權投資市場,不僅是科技企業的強烈訴求,更是創投行業一直以來的殷殷期盼。加快探索引導部分銀行資金轉化為創業投資基金的合理合規途徑,對金融業服務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意義莫大。
令業界備感欣喜的是,今年6月發布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范圍”,這一方面意味著五大銀行旗下的金融AIC公司未來開展股權投資不一定再以債轉股為目的;另一方面,試點范圍也將從此前的上海等少部分地方向更多地區擴容。
證券時報記者觀察到,今年以來,五大銀行旗下的AIC加大了股權投資業務的關注力度和行動。比如,近日中國銀行在國有大型銀行中率先推進設立300億元規模的科創母基金,將引導更多市場資源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此外,工商銀行旗下AIC公司在近一個月內兩次出資股權投資基金,出資規模合計近200億元。據悉,截至目前,工銀投資共對外投資基金超100只,公開投資事件也有近200起。
執中Zerone統計的數據顯示,從試點情況來看,2021年至2024年1月末,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作為LP(出資人)累計出資約2073億元,其中工銀投資累計認繳出資額高達900多億元,平均每年投出150億元,逐漸成為一級股權投資市場的重要出資人。
銀行系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既能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發展資金,又能拓展銀行資產的投資邊界,構建多元化投資渠道,或能提升投資組合的回報率。
當然,股權投資期限較長、流動性欠佳、收益不確定性和風險水平都相對較高,銀行系資金當前以LP身份參與投資尚且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仍需提高風險偏好和專業投研能力,政策端也有待進一步“松綁”銀行資產開展股權投資的束縛,激發其積極性和活躍度,從而推動金融業在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上交出滿意“答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