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00萬元理財,最終卻只收回1.16萬元?
相關判決書顯示,來自杭州的徐女士自稱其在2017年通過招商銀行App,花費100萬元購買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財富”)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然而不到三年時間,她卻收到了無法按期清算投資本金和收益的消息,期間僅收到一筆1.16萬元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產品背后是此案被告之一海寧新鼎明影視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寧新鼎明”),該公司因“異常經營”,于2022年9月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官網,此前至少有27只由海寧新鼎明擔任管理人的備案私募基金,招商銀行為其中近半產品的托管人。
投資100萬僅收回1萬多,
投資者稱招行等未履行監(jiān)管責任
徐女士稱,《招商財富-新鼎明影視文化產業(yè)四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是由被告招商財富為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被告招行杭州分行為托管人,被告招行總行為銷售機構,在“招商銀行(600036)”App中直接向招行個人客戶發(fā)行的一項資產管理計劃。
她表示,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是資管新規(guī)發(fā)布前的存量資管產品,該計劃是通過銀行渠道向銀行客戶發(fā)行的發(fā)行利用銀行信用募集資金,本質上屬于“集合信托”,后端嵌套由海寧新鼎明作為管理人的《新鼎明文化投資肆期私募基金》,采用傘型信托的方式規(guī)避國家關于私募基金應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發(fā)行的管制規(guī)定的違規(guī)產品。
2017年5月,徐女士稱其通過招行App手機客戶端購買100萬元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產品,為此,其在當年5月26日招行App中直接支付100萬元,并向招行總行額外支付1萬元手續(xù)費,實際付款總額101萬元。
徐女士方面稱,在上述資管計劃存續(xù)期間,招行等從未告知相關投資發(fā)生風險,僅通知資管計劃順延至2020年5月26日到期清算。
但在2020年4月,徐女士稱招行等突然通過招商銀行手機App發(fā)布公告,稱因后端影視投資私募基金無法收回而出險,故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無法按期清算投資本金和收益,期間僅收到一筆1.16萬元的收益。
經查,因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后端嵌套的由海寧新鼎明管理的多支新鼎明影視投資私募基金出險,該公司已經陷入大量訴訟仲裁和強制執(zhí)行案件,早已不具備運營底層資產償還資管計劃投資的能力。
徐女士認為,招行等上述行為,使得金融消費者無法充分了解金融產品和投資活動的高風險性質。投資者作出購買案涉金融產品的決定系基于受誤導下對風險的錯誤認識。其后招行等在案涉高風險金融產品三年運行過程中持續(xù)放任而未履行任何監(jiān)管責任,根本未對案涉金融產品的實際投資運行進行專業(yè)化管理。
因此徐女士認為,招行等賣方機構在推介、銷售案涉高風險等級金融產品并提供高風險等級金融服務中,不但根本未盡適當性義務,未履行“賣者盡責”義務,實質上還存在一定的欺詐故意,主觀上存在規(guī)避國家法規(guī)故意致投資者于高風險境地的重大過錯,故不應由投資者按照“買者自負”原則承擔投資風險。案涉金融產品在2020年5月到期后,招行等怠于處理已經超過一年,故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依法起訴,要求招行等連帶賠償其全部經濟損失。
海寧新鼎明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被注銷,
招行曾為其多只產品托管人
徐女士方面提出,根據招商銀行手機App內的電子合同和招商銀行杭州分行工作人員向其特別說明,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成立于2017年5月26日,存續(xù)期間為兩年至2019年5月26日,可延續(xù)一年至2020年5月26日,徐女士作為該金融產品的A類投資者可保障獲得年化8%的收益。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官網顯示,2022年9月,海寧新鼎明因“異常經營”,被協會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另外,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還披露了海寧新鼎明此前擔任管理人時的備案私募基金,有至少27只。其中,注銷時已清算產品19只;注銷時未在系統提交清算的產品8只,托管人均為招商銀行,而上述案件中提及的“新鼎明文化投資肆期私募基金”亦在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由海寧新鼎明擔任管理人的27只備案私募基金中,招商銀行為其中13只產品的托管人。
公開資料顯示,海寧新鼎明成立于2014年,杭州新鼎明企業(yè)成員,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是一家以從事商務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控股股東為杭州新鼎明影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新鼎明”)。
據公開信息,海寧新鼎明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有5條失信被執(zhí)行人記錄,均未履行,失信行為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此外,海寧新鼎明也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yè),相關數量多達15條,同時,該公司在其他企業(yè)持有的股權被凍結,相關數量多達16條。
而海寧新鼎明的股東杭州新鼎明同樣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亦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yè),此公司最大股東為兩名自然人,其一是該公司法人方軍,其二是陳杰,持股比例均為27.8136%。
招商財富多次因影視文化項目被告,
曾與影視公司發(fā)生合同糾紛
上述判決書顯示,在法庭審理此案過程中,招商財富在遞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其認為徐女士與招商財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仲裁協議具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項以及選定的仲裁委員會,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徐女士對招商財富的起訴是因《招商財富-新鼎明影視文化產業(yè)四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而產生,或與此資產管理合同有關,應受仲裁協議的約束。
法院認為,上述資產管理合同第二十三條法律適用和爭議的處理部分約定:“……各方當事人同意,因本合同而產生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合同當事人應盡量通過協商、調解途徑解決。經友好協商未能解決的,應提交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根據該會當時有效的仲裁規(guī)則進行仲裁,仲裁地點為深圳,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并對各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仲裁費由敗訴方承擔……”因此,徐女士在履行該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合同糾紛與侵權糾紛均應通過仲裁解決,人民法院對此不享有管轄權。被告招商財富、招行杭州分行所提涉案合同約定仲裁條款有效,應予以駁回的異議成立。
此外,原告徐女士主張的與招行總行的糾紛亦是因履行涉案合同而產生,對招行總行要求將其與原告的糾紛移送深圳市福田區(qū)人民法院管轄的依據不充分,法院不予支持,最終徐女士起訴被駁回。
近期有媒體報道,徐女士代理律師稱:“徐女士的本金依然未能收回,目前仍在找招商銀行、招商財富等追責。”
事實上,從新鼎明到麒麟盈峰等,招商財富管理的理財資金已不止一次折在影視文化項目上,多份判決書顯示,已有多名投資者因此將招商財富、招商銀行等訴至法庭。
其中,在一則判決書中,投資者張先生表示,2014年6月10日,其在招商銀行小欖支行處辦理業(yè)務,該支行理財經理林某某推薦其購買《畫皮3》和《日月人魚》電影項目的理財產品,并稱此兩部電影不受政治影響、風險可控、預期收益高、大有可為、機會難得等。
于是,張先生通過銀行柜臺并通過招行銀行賬戶付款101萬元認購該理財產品,其中100萬元為認購份額,1萬元為手續(xù)費。據了解,張先生投資的理財產品管理人為招商財富,產品名稱為麒麟盈峰電影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然而,因遭遇市場風險,張先生表示,2016年6月5日約定的產品到期,未按時清算贖回,其多次聯系上述支行有關負責人,但一直沒有結果,投資款被套,損失慘重。
2019年8月16日,招商財富發(fā)布清算公告,每100萬元初始認購份額分配得49.75萬元,同日張先生收到贖回份額資金49.75萬元。至此,該理財產品專項投資的《畫皮3》和《日月人魚》項目已全部處置完畢,沒有其它資產可分配給投資者,張先生尚有51.25萬的本金無法收回,然而最終法院亦是駁回了張先生的起訴。
此外,另一則判決書顯示,楊女士以200萬元經招行容桂支行推介購買招商財富—麒麟盈峰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然而最終有超100萬元無法收回。值得注意的是,此判決書還顯示,招行佛山分行承認招行代理銷售案涉資產管理計劃,招行佛山分行是招行下轄的一級分行,招行容桂支行按照招行佛山分行的指派和要求,推介案涉資產管理計劃。此意味著,招行容桂支行是受招行佛山分行指派和要求,履行上述計劃資管合同中招行的代理銷售業(yè)務。
據了解,招商銀行控股的招商基金、招銀國際、及招商基金旗下資管子公司招商財富,均是招商銀行資產管理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招商財富又陷入與影視公司的合同糾紛案中,公開信息顯示,杭州西湖區(qū)法院應招商財富訴請,對兩家影視公司啟動了執(zhí)行立案,分別是飛俠影視、泓中影視。公開資料顯示,此兩家公司背后的大股東為杭州新鼎明。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財富的投資失誤不僅在國內項目。光大MPS事件中,招商財富投入28億元參與海外體育賽事轉播版權公司MPS的投資,最終卻遭遇巨額損失。雖然后續(xù)與光大資本達成和解,但和解金額僅為22.4億元,分四年清償,仍有5.6億元的缺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