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哈爾濱銀行發布哈爾濱銀行及所屬子公司(集團)2024年中期業績。
2024年上半年,集團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執行國家經濟金融政策,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取得新成效,經營指標呈現出“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資產總額為人民幣8,828.37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695.091億元,增幅8.5%;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為人民幣3,522.37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90.546億元,增幅9.0%;客戶存款總額為人民幣6,713.00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87.951億元,增幅4.5%。2024年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71.987億元,同比增長8.17%;實現凈利潤為人民幣8.45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455億元,增幅20.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7.631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744億元,增幅29.6%。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0.20%,同比上升0.01個百分點;平均權益回報率為1.50%,同比上升0.68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不良貸款余額為人民幣101.1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87%,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為198.62%,較上年末上升1.24個百分點;貸款減值損失準備率為5.71%,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基本穩定。
回歸金融本源 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全力投身地方發展大局,積極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報告期內,集團立足金融本源,將滿足實體經濟需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集團經營機構分布優勢,圍繞“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4567”現代產業體系、“五篇大文章”,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強化行業研究,加大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全面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加大中長期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挖掘具有高附加值、產業鏈占據核心地位的優質企業;加大對能源領域信貸投放,在保障傳統能源安全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能源發展潛力;集中優勢資源支持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依托農業產業鏈聯動,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中嵌入產業鏈金融;重點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支持,特別是電力、供熱、交通等民生領域;快速響應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要求,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強化同業金融合作,積極推動銀團業務開展,深化金融服務;持續加強客戶走訪,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重點強化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截至2024年6月30日,黑龍江地區的貸款余額為人民幣2,007.11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93.409億元。公司類貸款總額為人民幣2,017.860億元,較年初增長9.7%,占全部貸款總額的57.3%。
深耕普惠金融,助力農業強國建設。集團普惠金融業務以差異化經營、批量化獲客為方向,從小微客戶的全生命周期規律及細分領域客群特點等維度深度觸達普惠客戶金融需求。報告期內,集團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人民幣153億元,同比增長12%,客戶數20.47萬戶,當年投放貸款平均定價6.83%,較年初下降0.48個百分點,不斷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積極落實金融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任務要求,在涉農金融服務領域精耕細作,圍繞農田建設、鄉村特色產業等重點領域,強化服務升級,切實增強廣大農戶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方面發揮作用。截至2024年6月末,集團農戶貸款余額人民幣150.061億元,較年初增長人民幣7.082億元。報告期內,集團惠農規模得到有效拓展,投放新周期備春耕貸款超人民幣120億元;惠農結構優化取得成效,作為現代農業主力軍的新型農業主體類客群投放規模占比超過92%,本周期農戶貸款投放定價較上年下降超過50個BP,進一步降低農民備春耕融資成本;全面組織開展哈爾濱銀行普惠涉農業務營銷轉型行動,優化形成哈爾濱銀行普惠涉農業務營銷轉型行動實施方案,保證涉農全產業貸款鏈式發展;持續優化涉農產品體系,推出哈爾濱銀行畜牧產業專屬服務方案,持續優化線上農閃貸產品5.0版本,有效提升“一群一策”服務水平,高效滿足大宗糧食、經濟作物、林下經濟、現代畜牧業、黑土地保護類等各類涉農產業融資需求;深入探索與涉農產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對接,持續推進惠倉融業務落地,以金融“活水”潤澤龍江農田。
深化零售服務品牌內涵 加快推進零售業務戰略轉型
零售存款規模再創新高。零售金融業務定位于集團戰略轉型的重點,2024年上半年,集團以數字化普惠金融為核心,加強數字化客戶關系管理,加速“線上+線下”全渠道協同與營銷數字化轉型,有力支撐大零售業務從單一化向綜合化轉變。全面構建零售金融業務與客戶服務閉環,深化有溫度的零售服務品牌內涵,推動零售金融業務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零售存款本外幣合計總額為人民幣4,714.73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63.596億元,增幅為5.9%;2024年上半年,零售存款本外幣合計平均結余為人民幣4,615.3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人民幣485.191億元,增幅為11.7%。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統計,報告期末集團哈爾濱分行零售存款余額在當地市場份額為19.3%,零售存款增量位列當地市場第一位。
強化零售金融服務能力建設。集團根植“客戶利益至上”的經營理念,以專業謀發展,以服務創品牌,打造“廳堂+社區+線上”三大普惠活動體系,深化“理財小行家”財商活動品牌,有效覆蓋老年客群、社區客群、兒童客群,提升零售金融服務質效。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擁有零售客戶1,477.38萬戶,較年初增長12.62萬戶。個人金融資產(本外幣合計)超過人民幣5萬元的零售客戶數達到132.72萬戶,較年初增長7.26萬戶,增幅5.79%。
堅守“人民金融”底色。集團作為市民銀行、家鄉銀行,充分發揮地源優勢,積極落實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圍繞群眾“食住行游購娛”打造社會保障卡消費應用場景,促活金融功能應用,不斷提升群眾對社會保障卡的認知度和滿意度。2024年上半年,集團持續完善借記卡產品及服務,積極推廣社會保障卡金融功能應用,提升社會保障卡服務成效,圍繞公交、地鐵、加油、美食、住宿、商超、觀影等消費場景,推出多項社會保障卡消費滿額立減優惠活動。同時,開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專屬沙龍活動,引導持卡人積極用卡、指導持卡人安全用卡。報告期內,集團已為138.8萬居民提供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發卡及補換服務。
多措并舉 推動跨境特色業務穩中有升
報告期內,集團持續推動“批量獲客、產融結合、專營機構”三步走工作思路走深、走實,力爭跨境金融業務各項指標穩中有升。跨境特色客戶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包含境內外大中型企業。產融結合持續深化,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2024年上半年,跨境金融業務條線資產投放折合人民幣118.41億元;表內資產余額折合人民幣115.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人民幣64.42億元,增幅為125%。同時,集團成功獲批優質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格,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便利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業務開展。
報告期內,集團成功上線新一代國際結算系統,新系統支持更全面的作業模式、更高效的業務流程、更精細的管理要求,全面提升了集團外匯業務系統專業化、智能化、線上化水平,為集團跨境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效、安全的科技支持。
報告期內,集團持續優化跨境在線支付結算系統功能,不斷豐富“一帶一路”國家主流在線支付結算渠道,為跨境出口電商企業“走出去”提供全球化、一站式支付、收款、結算方案。
謀劃數字化轉型 構建數字金融新格局
報告期內,集團緊密圍繞集團戰略發展目標,堅持聚焦戰略、問題導向、求真務實、提升價值工作方針,加快推進新技術應用和推廣工作。
報告期內,集團以建設“數字龍江”為契機,落實集團戰略發展要求,積極搶抓新機遇,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謀劃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以數據為驅動,以技術為支撐,堅持目標與問題導向,采取試點先行、總結經驗、宣傳推廣與重點突破的方式,在業務經營、管理、數據與科技能力建設及風險防控五個方向集中發力,著力提升金融科技服務水平,突出解決當前工作中的客戶痛點、展業難點與工作堵點,深度挖掘數據要素潛能,持續在優化管理模式、服務方式上下功夫,加快構建適應現代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金融新格局。
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報告期內,集團堅持“穩健偏審慎”的風險偏好,健全風險管理體系,著力風險文化建設,強化風險管理關鍵環節,優化制度管理機制,完善系統工具建設,增強各類風險防范與應對能力,保障集團各項業務穩健和可持續發展。報告期內,集團密切跟蹤內外部形勢變化,不斷優化風險準入標準和政策要求,搭建風險管控前移的風控體系,嚴格控制新增違約風險;加大存量風險化解力度,綜合采取現金清收、訴訟清收、呆賬核銷等手段處置不良資產,穩步推進資產業務結構調整,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展望未來
2024年下半年,集團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總基調,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做好做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