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報價與績效薪酬掛鉤。
今日,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獲悉,中證協正就修改《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向行業征求意見。本次征求意見修改地方較多。
新規首次提出,網下機構投資者應當設置首發證券風險績效考核指標,對報價的客觀性、審慎性進行回溯驗證,對于上市公司上市當年及第二年被實施風險警示、股票終止上市或者經營業績較上市前一年發生大幅下滑、首發證券暫緩發行、自身不當報價行為引發負面輿情、被投訴或舉報等情況,納入對定價小組成員的績效薪酬遞延支付或者回退機制,并定期向中證協報告。
建立首發證券薪酬考核機制
新規表示,要建立首發證券薪酬考核機制,綜合考量研究人員和投資決策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執業質量、合規情況、業務收入等各項因素確定人員薪酬標準。
新規稱,網下機構投資者應當明確定價小組成員出現被采取與網下詢價和配售業務相關的自律管理措施、紀律處分、行政監管措施、市場禁入措施、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等情形的,網下投資者應當視情節嚴重程度,根據內部制度和勞動合同的規定,經過內部審批程序,要求其退還違規行為發生當年部分或全部績效薪酬。交易人員出現操作失誤的,由網下機構投資者進行內部追責。
新規還對網下投資者科創板的市值增加了要求。原規則修改為:“網下投資者所屬的自營投資賬戶注冊配售對象,應具備一定的投資實力,其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二級市場買入的非限售股票和非限售存托憑證截至最近一個月末總市值應不低于6000萬元。除此之外,注冊科創板業務權限,其從科創板買入的非限售股票和非限售存托憑證截至最近一個月末總市值應不低于600萬元。”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8月16日,上交所發布了《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發行實施細則(2024年修訂)》。自2024年10月1日起,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參加科創板新股網下發行的,除需符合現行市值門檻要求外,主承銷商還應要求其在基準日(初步詢價開始日前兩個交易日)前20個交易日所持有科創板非限售A股股票和非限售存托憑證總市值的日均市值為600萬元(含)以上。
券商不得代替進行報價、申購
據悉,本次修訂還新增了不少要求。
第二十八條后新增一條:“網下投資者應合理、審慎使用首發證券項目主承銷商提供的投資價值研究報告,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公開或者泄露投資價值研究報告或其內容,或者發表與網下詢價和配售業務相關不實或不當言論,對網下發行秩序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
第四十九條后新增一條:“證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在首發證券網下詢價和配售業務中,不得接受網下投資者的委托代其撰寫定價依據或者進行報價、申購。”
第五十三條前新增一條:“網下投資者申請主體隱瞞重大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注冊網下投資者以及配售對象的,協會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冊,同時申請主體在一年內不得再次提交注冊申請。”
第十七條后新增一條:“協會應加強網下投資者信息和有關數據資料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公開或者泄露網下投資者信息和有關數據資料,不得非法將其所知悉的網下投資者信息和有關數據資料用于商業目的。
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