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貨幣市場的表現意外強勁!
今天早盤,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一度上漲1.1%,創2023年2月以來新高。韓元兌美元持續拉升,創下4月以來最高水平。泰銖、新加坡元、印尼盧比、澳元和新西蘭元全線大漲。人民幣亦持續拉升至7.15左右水平。
從美元和日元的角度來看,今天早盤,美元指數并未出現大跌,日元還有小幅貶值。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認為,上周五美元指數大跌可能是主因。從此前公布的美國就業統計數據看,美國經濟增幅明顯放緩。美聯儲降息預期顯著增強。有消息指出,9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的概率目前超七成。
受此影響,今天A股市場的表現亦十分強勁。早上開盤,A50期指直線拉升,漲幅一度超過1%。港股市場主要指數漲幅皆超1%。人民幣一度猛拉近160點。
突然大爆發
今天早盤,亞太貨幣集體大爆發。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一度上漲1.1%,創2023年2月以來新高。現漲近1%。
馬來西亞統計部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達7982億林吉特,較去年同期增長5.1%。其中,今年第二季度,馬來西亞GDP同比增長5.9%,高于此前統計部門預估的5.8%,亦高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4.2%的表現。統計顯示,第二季度,馬來西亞建筑業和服務業增長尤為亮眼。建筑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增長17.3%,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也達到5.9%。制造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7%,較一季度1.9%的同比增速有大幅改善。
與此同時,雖然,今天韓國經濟人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10年韓國出口增幅不及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但韓元的表現亦非常強勁。美元兌韓元一路狂跌。
其余貨幣如泰銖、印尼盧比、新加坡元等漲幅都比較大。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亦受到了提振。今天早盤,離岸美元兌人民幣亦是一路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早盤的美元指數并未明顯殺跌,而日元還處于小幅貶值的行情當中。
是何緣故?有何影響?
突然出現如此走勢,究竟有何緣故?又有何影響呢?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由于上周五美元指數出現了暴跌。上周,美國的通脹數據強化了美聯儲將要在9月份降息的預期,而零售等數據則緩解了對于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中金公司認為,在降息+風險偏好上行的組合下,美元指數則繼續處于偏弱的境地,連續第三周走軟。非美貨幣則大多走強,得益于經濟數據的走高,英鎊上周收高1.43%;而歐元同樣在美元的整體回落背景下收漲1%。商品貨幣中,受益于市場風險偏好走強,澳元、挪威克朗、新加坡元和加元分別收漲1.4%、1.23%、0.88%和0.37%。
截至上周五,市場預計美聯儲在9月會議結束前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76%。一周前,市場預計美聯儲進一步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超過50%。而據興業研究,在美聯儲政策風格不大幅轉向的情況下,以當前通脹回落幅度,潛在降息空間在75—125bp之間或許較為合理。在此之前,巴西、智利等中南美國家采取降息措施,以支撐經濟發展。墨西哥銀行也于8日決定降息。此前,加拿大已經降息。但由于通脹依然存在,亞太國家還在觀察。這可能是助漲亞太市場貨幣的主要原因。
那么,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從債券市場來看,可能依然會比較曲折。有消息稱,就在通脹預期轉弱之際,有債券投資者已經轉向防御,以防未來通脹飆升。這些基金經理正在建立頭寸,以便發生通脹沖擊時為固定收益回報提供緩沖。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周,投機者對五年期美國國債的凈空頭押注增至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對十年期美國國債期貨的看跌押注則達到自1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截至8月13日當周,五年期國債期貨凈空頭倉位增至1695072份合約,高于前一周的1688076份。10年期美國國債期貨空頭押注從776208份合約增至860243份合約。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從上上周觸及的一年多低點反彈,當時人們對美國經濟正在迅速疲軟的擔憂加劇,且部分由于流行的美元/日元套利交易的解除而導致股市暴跌。
當然,從A股市場來看,本幣升值的確有利于權益市場估值提升,但最重要的還是修煉好內功,管理好預期。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增量資金。在此次美元貶值過程當中,全球“搶資金”可能也會成為一種現實。而練好內功,才是最重要的抓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