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的改變,不但需要資金,也需要提升信心的消息!
在宏觀數據較弱的背景之下,A股三大指數今日展開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漲0.94%,深證成指漲0.71%,創業板指漲0.53%。滬深兩市成交額5943億元,較昨日大幅放量近1100億,上漲股票數量3867只。與此同時,尾盤滬深300ETF再度放量,4只ETF合計成交超100億。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超55億元,大幅超過上個交易日。國家隊今日可能再度出手。
在大盤拉升之際,亦有重磅消息傳來:
一是,中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3天來首次攀升,升至2.395%。坊間亦有關于債基的消息傳出,其中涉及免稅制度的變動和基金規模的控制。但該消息亦未獲得官方證實。
二是,再度有關于特別國債的消息傳出。
三是,據路透社等媒體15日報道,在美國政府計劃出臺新規阻止向中國出口半導體制造設備之際,來自加州的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亞歷克斯·帕迪利亞與眾議員佐伊·洛夫格倫致信美國商務部官員,呼吁凍結關于就對華出口技術實施新限制的計劃,稱在盟友不跟從的情況下單方面實施限制措施會損害美企利益,讓外國競爭對手受益。
放量反攻
市場行不行,主要還是看量能。今日,A股市場有不俗表現,大盤放量反攻,最終成交金額接近600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近1100億元。
截至今日收盤,三大指數悉數收漲,個股表現也是精彩紛呈,全天漲停個股高達54只,賺錢效應可以說大幅回血。AI應用題材活躍,智能眼鏡、網絡游戲方向領漲;數字貨幣、算力概念股走強,煤炭、汽車、金融、房地產漲幅居前。
今日,外資似乎也未像前幾個交易日那樣砸盤,A50今日上漲超1%,港股亦從低位拉升,雖不及A股強勢,但在A股行盤過程當中,終歸也未出現大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債市。 今日下午兩點過后,國債期貨全線跳水,國債期貨30年期主力合約跌幅一度擴大至0.40%,中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3天來首次攀升,升至2.395%。
坊間,涉及國債的傳聞有兩條:一是關于債基的消息,其中涉及免稅制度的變動和基金規模的控制,但該消息亦未獲得官方證實;二是市場再度傳出農商行買債受到監管的消息。
分析人士認為,不管傳聞是否屬實,價格走勢其實也反映了一些預期。雖然做債的資金并不一定流入股市,但國債市場的殺跌,可能利于悲觀情緒的消退,亦有利于權益市場的演繹。從這一點看,二級市場上類國債品種,比如四大行和中字頭權重股,可能也要納入視野。這些股票在一定程度上顯然也產生了虹吸效應,且從觀察來看,當這些股票持續理性調整時,市場的活躍度會有所提升。
重磅傳聞
除了債基和涉及國債買賣的傳聞之外,還有兩大影響市場的傳聞。
首先,加州民主黨人呼吁拜登政府,凍結美國對華技術出口實施新限制的計劃。他們認為單方面的限制措施使外國競爭對手受益,而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參議員亞歷克斯·帕迪拉(Alex Padilla)和眾議員佐伊·洛夫格倫(Zoe Lofgren)在8月13日的一封信中指出,新一輪的管制“可能會讓長期存在的美國企業陷入死亡螺旋”,因為美國的盟友尚未對自己的企業實施同樣嚴厲的對華出口限制。議員們在致美國商務部出口管制主管艾倫·埃斯特維茲的信中表示:“我們要求你們暫停額外的單邊出口管制,直到你們有充分的理由證明,這種管制不會損害美國在先進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方面的競爭力。”美國商務部表示,已與國會辦公室取得聯系,并將通過適當渠道作出回應。
其次,有消息人士稱,今日市場的大漲跟“萬億特別國債”的傳聞有關。7月30日高層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稍早前國家發改委公布與財政部聯名印發的《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計劃統籌安排3000億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7月3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今年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著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以及支持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從今日市場的走勢來看,權益市場要重新活躍,一是要有增量資金持續進場;二是要有增量信息,讓市場的預期發生改變。如果僅有增量資金默默工作,難度和成本都會比較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有比較大的改善空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