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似乎被刺激到了!
今天市場上出現的利好都是外資喜歡的方向,一是房地產;二是消費。而房地產更是打頭陣,牽動一大片。今天早盤,房地產板塊集體拉升,房地產ETF一度大漲3.68%,板塊出現漲停潮,并帶動整個指數和人民幣上行。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從市場傳出信息來看,主要有三大利好:
首先,房地產企業融資出現了極大改善。克而瑞地產研究最新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65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23.46億元,環比增加63.8%,單月的融資規模創下了今年來新高。
其次,市場傳出,在關部門正在計劃用地方債券提供資金,以便從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手中購買閑置土地,用于建設保障性住房。此消息雖未被官方證實,但從市場的反應來看,預期已經被激發。
最后,在8月7日深圳安居集團發布《關于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征集通告》之后,深圳地產板塊率先啟動。今天,河南信陽和新疆皆傳來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利好消息。
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若能由此平穩下來,對于中國經濟、匯率和股市都將是重大助力。
房地產大爆發
今天早盤,房地產板塊可能才是市場上漲真正的動力所在。房地產板塊一度上漲接近4%的水平。隨后雖有回落,但個股表現依然非常精彩。
而且在房地產板塊的帶領之下,加之CPI數據的刺激,離岸人民幣上午持續有強勁表現。
從賣方研究機構傳來的最新信息顯示,下半年開始低基數區間,地產銷售也是如此,未來一年同比數據會好轉。大量細分行業的龍頭估值在10倍以上,本身這些公司無論是賬上現金還是經營性現金流一直非常好,現金分紅比例去年開始已經提升,股息率普遍在5%以上,甚至到10%。
但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三大利好的驅動才是今天上漲的主要原因。
首先來看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克而瑞地產研究最新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65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23.46億元,環比增加63.8%,單月的融資規模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其中,萬科獲得326.66億元的銀行貸款。
其次,有市場傳聞稱,在關部門正在計劃用地方債券提供資金,以便從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手中購買閑置土地,用于建設保障性住房。消息稱,專項債券于2015年首次推出,作為地方政府為經濟開發區和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的一種方式。目前預計部分收益將用于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收購未開發的地塊和未完工的建筑。該消息并未獲得官方證實,但卻激發了市場的預期。
最后,8月7日深圳安居集團發布《關于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征集通告》稱,為積極構建“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和雙方自愿原則,所屬企業擬開展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今天,又有消息稱,河南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日前印發《信陽市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確,收購等量的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轉化為保障性住房;推行購房契稅補貼等。新疆日前也印發《關于促進自治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共6個部分、22條舉措。其中提到,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正面影響有多大?
隨著各種政策的釋放,房地產市場的確在向穩的方向發展。那么,這種正面影響究竟會有多大呢?
分析人士認為,還要看政策落地的情況。5月,人民銀行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但過去三個月,落地的項目并不多。這可能與需要搞清楚大量技術細節有關。
中信證券認為,收購存量商品房作為保障性住房項目落地將在9月之后明顯提速,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在年內有望全部到位。且對地產公司而言,最關鍵的是資產負債表何時企穩改善,這就取決于需求側的政策何時能真正激發足夠的自住需求,供給側的收儲和規劃優化措施對資產質量帶來多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核心城市房價何時結束持續環比下降。目前來看,政策趨勢已經明朗,相比歷史而言力度也已經不小,且還有繼續加碼的空間。
方正證券認為,房地產基本面底部特征正在顯現,板塊持續反彈具備邏輯。在政策的加速傳導下,百強房企7月單月銷售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一線城市二手房熱度回升,其中上海二手房單日網簽持續突破千套,創3年來日成交量新高。高頻數據跟蹤來看,45城新房成交量四周同比降幅持續收窄,14城二手房成交量四周同比增幅持續走寬。政策效果已于成交端有所體現,且土拍熱點頻出。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