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暨第三屆大灣區(黃埔)經濟峰會”在廣州舉行,主題為“新起點、新時代、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方正證券(601901)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出席并演講。
現在財政面臨的問題是什么?蘆哲指出,財政緊平衡成為各種經濟問題的來源。比如,因為地方財政壓力,使得中央的積極財政政策在向地方傳導的過程中,難以充分發揮作用;決策層關心的營商環境問題,背后其實也是地方財政壓力的加大。
他談到,近幾年來地方財政壓力有所加大,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分稅制改革,特別是“營改增”后,地方財政缺少主體稅種,財政事權和財權不平衡日益加劇;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地方財政減收,包括土地出讓收入和房地產相關稅收的減少。
在“財政緊平衡”的情況下,怎么讓地方政府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如何讓經濟大省挑大梁?蘆哲提到,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大概要做三個方面的調整來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擴展地方稅源:第一,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下發地方。第二,合并建立地方附加稅。第三,共享稅比例的調整。
“三種方式,創設地方的合并稅種,或者在共享稅的切分比例上讓地方多拿,未來的央地關系確實非常明確,在財權管理上增加地方財力,而且是自主財力”,他說。
蘆哲還提到,另一個問題是事權分配,事權是支出責任。他提出,應增加中央本級支出,減少對地方的委托性支出,實現地方去杠桿、中央加杠桿的過程。他認為,這將有助于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同時提高中央政府的支出效率。
最后,蘆哲強調了建立宏觀國家資產負債表的重要性,“我們要建立自己定義的國家資產負債表,國家資產負債表的建立就是在為未來計算中央杠桿有多大上升空間、地方杠桿有多少下降空間準備基礎,為未來的市場打開進一步的空間”。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