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行、交行、中信銀行等信用卡中心相繼發布了停發部分信用卡產品的公告。
中信銀行(601998)信用卡中心于7月15日公告,自2024年9月1日0時起,該行將停止發行“中信銀行錦江WeHotel聯名信用卡”。此前在7月8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剛剛發布將停發12張信用卡產品,包括聯通NFC卡、龐大旅游卡等等都將換發成中信銀行銀聯標準信用卡。
7月12日,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公告,王者榮耀職業聯賽主題信用卡系列產品之王者榮耀KPL之夢淚韓信卡、王者榮耀KPL之清清李信卡等卡卡面將于2024年8月31日起停止發行。
7月10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自2024年8月23日起,該行將停發包括天鵝到家勞動者版聯名信用卡、快狗打車勞動者版聯名信用卡、海航聯名等在內的27款信用卡產品。
不難發現,這些停發的信用卡有大比例的為聯名卡,還有部分主題卡、功能卡,都是之前信用卡發卡引流的主力卡種。
對用戶影響并不大,存量卡仍可正常使用
今年上半年以來,包括交通銀行(601328)、郵儲銀行、中信銀行、長沙銀行(601577)、浙江民泰商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停止發行了部分聯名信用卡。
聯名信用卡是銀行與第三方合作推出的一種信用卡,不同于銀行獨立發行的普通信用卡,曾是銀行信用卡中心招攬客戶的有效工具,屬于市場推廣的重要手段。
事實上,聯名信用卡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下卡率更高,銀行可以擴大發卡量,對于用戶來說,往往就會因為喜歡一個明星偶像卡面例如交行的王者榮耀系列卡,或者本來就想購買超市會員卡,通常申辦聯名卡的流程也較為簡易,相比普通辦卡意愿會提升不少。
那么這些聯名信用卡停發后,手上持有此類信用卡的客戶有何影響?
上述幾家銀行表示,存量卡仍可正常使用,換發卡片后原卡片權益終止,持卡人將按照新卡片標準享受權益及服務,如卡片綁定的特定功能如ETC將在有效期結束后失效。但如遇損壞換卡、掛失補卡、到期換卡等情況,要具體根據每家銀行情況進行處理。
停發背后原因幾何?
對于前述信用卡停發的原因,多家銀行在公告中提到“因業務調整”“信用卡產品策略調整”“合約到期”等等。
事實上,銀行停發聯名信用卡的原因多歸結于多個方面。
從經營策略來看,在信用卡發卡潮期間,產品同質性較高的背景下,多數銀行要靠權益去獲客。相比普通信用卡來說,聯名卡的使用群體更加有針對性,類似加油卡、航空卡、聯名卡等種類數不勝數,不少用戶一人就持有同一家銀行的多種類別信用卡。
以前銀行為了信用卡拉新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禮品,經常能在人流密集的商圈看到辦卡就送拉桿箱的場景。而如今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已從“跑馬圈地”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考慮更多的是降本增效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
例如上述停發的中信銀行錦江WeHotel聯名信用卡,在2022年底積分兌換比例就有所調整,相當于間接降低了權益。其中,金卡信用卡積分權益兌換比例由15:1調整為18:1,白金及尊享白金積分權益兌換比例由15:1調整為10:1。
如果信用卡的權益持續縮水,消費者也會選擇哪一張卡的活動和權益更多,這也造成了一旦權益大幅縮水,卡片就會出現閑置使用的情況,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從拼規模到拼存量
2022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等等。這也促使信用卡的運營邏輯生變,慢慢從拼規模”轉向“深耕細作”。
目前已結束2年的過渡期,該項新規也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
一位國有股份行卡中心工作工作人員向藍鯨新聞表示,“前幾年各家銀行都在推聯名卡,對于銀行來說,推聯名信用卡比推一般的卡要容易些,而且有相對充足的市場經費,特別是有場景的商超、機場航空公司的值機處等等,獲客效率以及質量相對較高。“
特別一些擁有流量優勢的平臺,在推廣渠道上更為高效且低成本,很快成為銀行信用卡業務外部合作的“香餑餑”。
“對于聯名方來說,一樣合作了通常都會和幾家銀行試試,這樣的模式可復制性很強。但現實的結果是,大規模的發卡后權益的持續性以及后續的配套服務很難跟上。”他進一步表示。
據藍鯨新聞不完全統計,一樣是錦江WeHotel聯名卡,同時有浦發、交行、廣發、工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且聯名的權益大同小異。
目前來看,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信用卡權益持續縮水,如果發行成本長期高企,而持卡人活躍度、消費額度等又未能達到預期,自然也沒人肯做虧本生意,于是停發聯名信用卡的現象在今年大規模爆發。
客觀來說,這樣的局面也是銀行經營信用卡的一個正常操作,目前來看停發的大多是對刺激用戶使用沒有起到大的幫助,不如選擇早點“和平收場”。隨著信用卡進入“存量時代”,如今商業銀行面臨的是如何把信用卡業務更精細化運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