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銀理財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5月末,公司理財產品管理規模達2133億元,較2023年末保持穩健增長,成立以來持續保持正增長。
作為長江以北第一家城商行理財子,青銀理財是青島銀行全資控股子公司,于2020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自成立起,青銀理財就進入扎實發展的“快車道”,理財產品管理規模從2019年末1000億元發展到如今逾2100億元、客戶數量從成立之初的20余萬人增長到現在的200余萬人、團隊人員也從成立之初幾十人發展到如今的一百余人……圍繞著發展的主題,青銀理財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斷突破、創新、更迭,走出了一條風格鮮明、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金融市場風云變幻。受市場環境影響,自2022年9月開始,理財產品規模整體呈現縮減趨勢。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3年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08%。
與此同時,青銀理財規模卻呈現出長期增長趨勢,公司產品規模由成立之初的1000億發展到現在的2100余億元。
規模增長背后,青銀理財屢屢抓住市場痛點與客戶需求。
隨著存款利率多次調降,存款理財翹翹板效應凸顯,理財市場迎來關鍵復蘇窗口期,投資者心態也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一方面理財贖回潮“傷痕”效應仍在,投資者仍求穩;另一方面,存款利率調降、股市波動下回流理財市場客戶追尋更高收益動能凸顯。青銀理財“攻守兼備”的打法則契合客戶心態,收益率穩中有進,為客戶創造“確定性”投資體驗。
回顧青銀理財業務發展之路,這種對市場痛點的精準判斷始終“在線”。2020年創立之初,相較于其他獲批籌建理財公司的城商行,青島銀行的資產規模較小,規模在萬億元以下。而為進一步破局,當年11月,青銀理財在開業儀式上,率先創新發布全國銀行理財子公司直銷App,推出全新的理財產品品牌“璀璨人生”,成為首批獨立建設自銷渠道的銀行理財子之一。當年12月起,青銀理財開始陸續與興業銀行、江蘇銀行、廈門銀行、微眾銀行等金融機構展開代銷合作,開拓全國市場。
事實證明,這一策略具備前瞻性。根據銀行理財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理財公司理財產品由母行代銷金額占比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逐步上升,2023年底有491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163家。而截至2023年末,已有17家理財子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
率先布局下,青銀理財在行外代銷、直銷渠道上走在市場前列。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29日,青銀理財達成行外代銷合作渠道達72家,行外代銷規模占產品總規模比例超四成。同時青銀理財的直銷系統也不斷完善,完成了支付渠道會員權益、信息展示等多項優化,客戶體驗進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青銀理財也積極響應市場號召,推出多項創新產品。2020年,中國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青銀理財積極響應,2021年推出全國首支碳中和理財產品,為普通投資者提供參與“碳中和”投資的機會,進一步推動理財資金綠色投資;同年基于海濱城市的區域優勢,青銀理財推出全國首支藍色金融主題產品,為客戶提供投資回報的同時,踐行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而2022年恰逢理財凈值化元年,青銀理財積極布局,完善產品矩陣,推出首支固收+主題系列定開類理財產品、首支權益類理財產品、首支混合類理財產品。這些產品為青銀理財大量“吸粉”,同年11月,管理產品規模突破兩千億。截至2023年末,青銀理財產品規模已達2081億元,較年初增長73億元,增幅3.64%。由于出色的業績表現,2023年11月,青銀理財在“2023銀行保險業財富管理論壇”上,斬獲兩項重量級“金牛獎”,公司獲得“銀行理財公司金牛獎”,市場地位持續鞏固。憑借強大的投研能力、專業的配置理念、多元的資產類型,青銀理財未來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