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周二表示,量化寬松(QE)計劃應該主要在危機時期使用,因為其成本可能比其他工具更為明顯。
她在東京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當金融市場陷入動蕩時,資產購買可以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然而,在這些時期之外,央行需要仔細評估資產購買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
不過,“QE在刺激總需求方面的有效性取決于政府,”她說,“QE帶來的成本可能高于其他政策工具!
負責歐洲央行市場操作的施納貝爾表示,盡管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目前可以得出兩個廣泛的教訓”:
1)“各國央行未來可能會面臨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最佳政策反應需要采取更耐心的方式,在有效下限附近實現通脹目標,尤其是在資產負債表危機之后!
2)“央行可以通過更有針對性和更節儉的方式來降低資產購買的成本,在需要時進行強有力的干預,但要更快地停止購買。例如,歐洲央行在2020年購買商業票據,以及英國央行在LDI危機期間的干預!
她還表示,“在像歐元區這樣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體中,經驗還表明,其他措施,如有針對性的長期再融資操作,可以在面對反通脹沖擊和不穩定的情況下為經濟提供實質性支持,同時留下的影響較小,持續時間較短,因為如果情況發生變化,它們可以更快地逆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