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推分紅!至少13家銀行出手,什么信號?

2024-05-17 10:37:41 券商中國 微信號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至少13家銀行響應新“國九條”要求,紛紛透露中期分紅意向。分紅頻次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增強投資信心。

業內受訪人士表示,分紅頻次提升大概率不會影響全年分紅比例,行業分紅比例仍將保持相對穩定。究其緣由,盈利能力、資本補充承壓,維護中小股東利益、保持銀行估值穩定等均是重要考量。展望未來,借鑒國際經驗,優化分紅機制,增加與外部經濟情況、銀行自身經營變化和資本規劃等掛鉤的分紅比例彈性將是一項重要內容。

分紅比例或仍保持穩定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在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部分提出了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其中提到,要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近期,多家國有大行紛紛響應新“國九條”要求,明確中期分紅方案,不少城商行同樣審議通過了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的有關事項。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13家銀行透露出中期分紅的意向,包括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行,以及蘭州銀行、上海銀行(601229)、江蘇銀行(600919)、滬農商行、紫金銀行(601860)、蘇州銀行(002966)、南京銀行(601009)、浙商銀行等。

其中,僅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601988)明確了中期分紅派息的分配比例,即股息總額占當期歸母凈利潤或股東稅后利潤的比重不超過30%。其余審議通過中期分紅安排議案的銀行(滬農商行、紫金銀行)則暫未明確分配比例,但分配額上限均為不超過當期歸母凈利潤。

民生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市銀行現金分紅比例持續穩定在30%附近,2023年銀行板塊現金分紅比例為30.9%。從國有大行的情況來看,最近五年,現金分紅比例幾乎與行業大勢一致,維持在30%左右。其中,建設銀行2020年、2021年和2023年的分紅比例達到30.1%,交通銀行則在2019年達到30.3%的分紅水平。

多位受訪人士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中短期看,盡管不少上市銀行將增加分紅頻率,但分紅比例預計仍會保持穩定不變,難現明顯提升或下降。

多因素制約分紅比例變動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此前在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透露了利潤分配的決策因素,包括股東意愿、資本補充、監管要求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考慮。

事實上,資本充足率要求對利潤分紅的影響已有所凸顯。建設銀行曾于今年年初修訂公司章程,對比修訂前后條款,建設銀行在最新公司章程中增加了“銀行制定審慎利潤分配方案時應滿足銀行當前及此后合理階段內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同時應充分考慮銀行的發展需求”。

(建設銀行公司章程修訂前后對比,圖截取自金融監管總局相關批復)

上海銀行董事會秘書李曉紅近日在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該行過去兩年資本充足的管控較為有效,也為實施中期分紅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大行資深研究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盈利水平和資本充足率是影響銀行當期分紅比例的重要決定因素。近年來,銀行凈息差持續下行,盈利能力承壓,多數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都比較緊缺,且在銀行股價“破凈”的背景下,在資本市場上公開再融資難度較大,整體看銀行外源式補充資本的渠道有限。這種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分紅比例并不現實。

(圖截取自安永報告)

安永日前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顯示,2023年末,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5.8%,與2022年末持平;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9%,較2022年末減少了0.08個百分點。同時,與2022年同期相比,各類別上市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水平出現分化,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出現下降,城商行和農商行則有所上升。此外,將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的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不低于16%,將進一步增加已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的工、農、建、中、交五大行的資本補充需求和壓力。

同時,從監管引導看,財政部2020年12月印發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將“分紅上繳比例”納入到經營效益的考核指標中,只要被考核銀行的分紅率(分紅金額/歸母凈利潤)達到30%即可獲得7分滿分,低于30%的則按照實際分紅率占30%的比例計算分數。

(圖截取自財政部文件《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

此外,盡管盈利水平和資本補充承壓,但銀行中短期內降低分紅比例亦有多重顧慮。浙商證券(601878)研報稱,減少銀行分紅,以提升利潤留存率,這可能會影響中小股東的收益水平,從而進一步壓低銀行估值,導致銀行外源式融資難度進一步上升。

增加分紅頻次有利于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盡管如此,提高分紅頻次仍被普遍看作有利于為投資者帶來更為可靠的正向收益,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增強投資信心。

民生證券研報就表示,分紅頻率的提升,有利于投資者更早享受到公司發展的紅利,資金安排也更靈活,同時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長江證券研報還表示,中期分紅能夠實際在2024年內發放,相當于年內到賬1次上年度股息和1次本年度中期股息,可以拉升短期的股息率,這對部分高股息策略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有利于吸引增量資金進入銀行股板塊。

實際上,境外銀行多采用每半年或每季度分紅1次的頻率,而我國境內上市銀行此前普遍每年只分紅1次,分紅頻率相對偏低。盡管此前不少銀行早就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銀行可以進行中期利潤分配”寫入公司章程,但近年來卻鮮有實施。

究其原因,一位曾從事過上市銀行董事會日常工作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從銀行內部的決策機制看,決定一次分紅的程序成本非常高,包括分紅議案的起草準備、到股東大會的通過,再到與證券交易所溝通、向托管行發出交易指令并支付相關費用,如果在H股上市,還涉及購匯……后續如果增加分紅頻率,相關流程機制還需捋順簡化,提升上市公司分紅的便利程度。

對于后續分紅機制的優化,分紅比例彈性成為一項重點關切。“我國上市銀行的分紅比例彈性不大,多年保持穩定的分紅比例。這一方面的好處是為股東保障了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但另一方面,缺乏根據業績變化情況調整分紅比例的靈活性!鄙鲜龃笮腥耸糠Q,相比之下,歐美銀行分紅比例的彈性較大。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有的國際大行連續兩三年零分紅,后期隨著業績的好轉分紅比例又能提高到70%左右。

興業研究也認為,采取不同的分紅策略時需要平衡好股東利益與監管要求、短期與長期發展之間的平衡。從全球主要地區銀行現金分紅比例情況來看,我國國有大行及A股上市股份制銀行分紅比例相對穩定,近年來與美洲銀行水平相當,不及歐洲及其他地區銀行水平。相較于我國上市銀行相對穩定的現金分紅比例,境外銀行往往會根據外部的經濟情況、銀行自身經營的利潤情況和資本規劃等原因靈活調整自身的現金分紅比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天天视频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2021国产精品自拍|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