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省級農商行獲批開業。近日,海南農商行開業獲批,董事長、行長、副行長在內的一眾高管人選也隨之浮出水面。伴隨海南農商行開業,參與合并的20家海南省行社將自行終止,債務債權由海南農商行承接。5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參與合并銀行的更名掛牌工作還在陸續開展中。
近年來,在“一省一策”政策指導下,省聯社改革駛入“快車道”,已有多地改革方案成功落地。在此之前,與海南農商行同期公示獲批籌建的四川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廣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也于年內相繼揭牌開業。
在分析人士看來,省聯社改革首先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還應考慮當期處置面臨的風險,未來省聯社改革趨勢仍將因地制宜,目標是加快建立現代商業銀行治理體系,促進多層次銀行體系發展。
又一省級農商行獲批開業
年初公示獲批籌建的海南農商行拿到開業“許可證”。5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海南監管局發布公告,同意海南農商行開業,注冊資本金為220.21億元。
獲批開業的同時,海南農商行首任高管信息隨之浮出水面,董事長李曉剛,行長陳維,副行長劉國鑫、吳敏、鄒燕玲等一眾高管的任職資格獲得核準。從高管履歷來看,多位高管均來自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例如,海南農商行董事長李曉剛現為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人選;海南農商行行長陳維為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主任人選。
據了解,海南農商行由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及19家農合機構采取新設合并的方式組建。伴隨海南農商行開業,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海口農商行、海口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三亞農商行、海南文昌農商行等20家行社將自行終止,債務債權由海南農商行承接。
5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海南農商行的成立意味著相關農信社、農商行法人將統一,目前相關更名掛牌工作還在陸續開展中,個別銀行已將總行樓牌更換為海南農商行。
據了解,海南農商行是今年第三家獲批開業的省級農商行。此前,與海南農商行同期公示獲批籌建的四川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廣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已于年內揭牌開業,1月2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向四川農商聯合銀行頒發金融許可證,標志著四川農商聯合銀行正式掛牌開業。2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西監管局向廣西農商聯合銀行頒發金融許可證,廣西農商聯合銀行當日宣布揭牌開業。根據廣西農村商業聯合銀行數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廣西農合機構資產總額、存款余額均突破萬億規模,其中,貸款余額達8012億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通過成立省級農商行或聯合銀行,有利于整合各方資源,產生規模效應,形成經營與管理合力,提升區域中小銀行整體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推進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的任務。
省聯社改革蹄疾步穩
海南農商行獲批開業是省聯社改革的又一動向。在“一省一策”政策指導下,省聯社改革駛入“快車道”,已有多地改革方案成功落地。2022年4月,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成立,標志著全國深化農信社改革的“第一單”落地,隨后遼寧農商行、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山西農商聯合銀行相繼于2023年獲批開業。
梳理各省改革方案發現,目前,省聯社改革常見的模式有四種:統一法人模式、聯合銀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金融服務公司。其中,前兩種模式較為主流,如海南省、遼寧省均采取統一法人模式,籌建成立了省級農商行;而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南省、山西省、浙江省則選擇了保留兩級法人地位不變,組建了省級農商聯合銀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指出,統一法人的省級農商行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資源,提升經營管理合力和執行力,在部分經營區域較小、機構數量不多的省區,這種模式仍有借鑒意義。而將省聯社改制成為省級農商聯合銀行,在保持兩級法人地位不變的同時,申請業務資質和牌照,增強服務內容和能力,是相對優化的一種模式。
由于各省份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在推進省聯社改革的進程中,倡導因地制宜,穩妥推進。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認為,省聯社改革首先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還應考慮當期處置面臨的風險。省聯社改革應該因地制宜,在經濟發達地區應更多突出差異化競爭,不強行要求統一聯合,在經濟較為薄弱的地區,應通過聯合提升銀行信用水平和運營效率,最終形成多元良性的農村中小銀行發展格局。
“省聯社改革有助于防范化解潛在風險,通過改革完善農村中小銀行內部治理,提升風控與經營能力,暢通宏觀政策傳導,更好服務小微、三農和區域經濟發展。”周茂華認為,未來省聯社改革趨勢仍是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目標就是加快建立現代商業銀行治理體系,促進多層次銀行體系發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