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券商投行業務營收下滑!下一步怎么走?

2024-04-07 11:17:43 券商中國 微信號

盡管股權融資收緊始于去年8月底,但2023年年報顯示,已有多家券商投行業務出現虧損。

由于過去一年投資銀行業務的外部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出現較大調整,證券公司2023年投行業務“成績單”,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之一。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截至4月3日披露2023年年報的23家上市券商中,有6家投行業務營業利潤出現虧損,安徽本土的唯兩家證券公司也在其中。

包括上述6家券商在內,約有9成上市券商的投行營收出現下滑。

有大型券商在年報中坦誠表示,2024年投行業務機遇與挑戰并存,短期看IPO和再融資節奏階段性收緊,投行業務收入承壓。但從長期看,無論從經濟復蘇方向還是資本市場改革政策,都將有望迎來積極變化,持續看好在全面注冊制下投行業務的長期發展。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上市券商根據各自資源稟賦,將今年工作重點放在北交所、并購重組、投資、海外等方面。

6家營業利潤虧損

去年8月27日證監會明確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被市場人士稱為“827新政”。自此以后,股權融資節奏放緩。

Wind數據顯示,2023年在A股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的企業有818家,同比減少16.79%;募資規模1.13萬億元,同比下滑32.8%。其中,IPO募資規模同比減少近四成,增發募資規模減少近兩成。

在此背景下,以股票承銷收入為主的證券公司受到較大沖擊。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翻閱券商上市年報發現,截至4月3日,有6家券商投行業務出現營業利潤為負,在已披露年報的23家上市券商中占比26%。

具體來看,廣發證券投資銀行2023年營收5.82億元,營業成本為8.39億元,這意味著公司營業利潤為-2.57億元。事實上,廣發證券(000776)投行業務已連續三年虧損,2021年與2022年營業利潤分別為-2.21億元、-2.46億元。這與公司投行業務面臨的內外環境有關。

據悉,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資格自2021年以來才陸續恢復,集全司之力賦能投行恢復發展,全力加大項目儲備和拓展力度,但當前廣發證券同樣要面對新的外部環境變化,這導致投行恢復并非易事。

中原證券、國海證券兩家證券2023年營業利潤分別為-7559.56萬元、-5169.38萬元。該兩家券商投行板塊已連續2年虧損。

國元證券、華安證券(600909)、西南證券3家券商投行業務的營業利潤由盈轉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安徽本土唯兩家券商,國元證券(000728)與華安證券投行業務板塊均虧損,2023年營業利潤分別為-8948.41萬元、-2822.16萬元。

西南證券是6家券商中營業利潤虧損規模相對較小的證券公司,2023年營業利潤為-183.97萬元。

從上述券商情況來看,大多為區域性中小型證券公司。未來,在股權融資持續收緊的背景下,中小券商投行如何扛過“寒冬”值得持續關注。上述其中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曾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公司投行將計劃縮編人員,同時擬調整薪酬,降低固薪。

逾九成投行手續費凈收入下滑

更多券商的投行收入面臨下滑。根據券商中國記者以“投資銀行手續費凈收入”指標進行業內比較,共有21家券商出現下滑,占比超過90%。

大型券商也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中金公司投行手續費凈收入2023年同比下滑47.16%,是大型券商中下滑幅度較大的證券公司。

中信證券、華泰證券(601688)、申萬宏源(000166)3家大型券商“投資銀行手續費凈收入”下滑幅度也有20%以上。

盡管大型券商難抵行業整體下滑趨勢,但從收入規模來看,2023年頭部效應沒有變化。中信證券(600030)以62.93億元的“投資銀行手續費凈收入”規模排名第一,遠遠超過其他證券公司。中信建投(601066)以47.96億元排名第二。

中金公司、國泰君安(601211)、海通證券(600837)、華泰證券也有30億元以上的收入規模。另有5家券商收入也超過10億元。

截至目前僅有2家券商的投行業務收入出現增長,分別為國聯證券、中泰證券,依次增長2.47%、32.57%。

中泰證券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股權主承銷項目承銷規模從2022年159.10億元增長至192.15億元,同比增速20.77%;債券承銷規模1295.30 億元,同比增長39.48%。

國聯證券方面稱,2023 年在股權融資發行家數和規模均下降的市場形勢下,投行子公司華英證券克服市場層面的不利影響,著重發力北交所業務。

下一步怎么走?

展望今年,股權融資環境難言有改善。今年一季度股票融資進一步收緊,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按上市日口徑計算)股票融資規模合計1107億元,同比下挫69%,相較2023年四季度,環比下滑27%。

談及2024年的業務打法,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部分券商在2023年年報中明確,將“北交所”作為今年投行的業務重點。國聯證券稱,其投行子公司華英證券將以北交所 IPO 為重點業務方向,通過加快推進現有擬申報項目進展、存量項目篩選和梳理等方式,持續加大北交所項目儲備,專注于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項目,進一步鞏固提升行業排位。

銀河證券表示,將鞏固發展公司北交所業務優勢特色;招商證券(600999)提到,今年推動北交所IPO儲備項目申報和落地。

另有證券公司將計劃在并購重組方面尋求突破。信達證券稱,投資銀行業務要發揮并購重組業務方面資源稟賦,提升差異化優勢。東方證券(600958)表示,在財務顧問方面,積極發展破產重整財務顧問等創新業務機會,并借此優先獲取上市公司未來的資本運作業務機會。

東興證券提到,今年將積極把握央企國企并購重組、私募股權交易、控制權收購、風險化解等并購交易機會,豐富、創新并購專業服務。同時加強中資企業出境并購、外資企業入境并購、境外上市公司產業并購及私有化等業務開拓。

個別券商著眼于股權投資。華安證券表示,今年將聚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具體而言,堅持區域聚焦、行業聚焦,優化基金結構,擴大規模體量,提升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化運作水平。優化另類投資業務模式,加強內部業務協同聯動、與優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合作。

另有大型券商除了做好常規的股權融資業務外,還將大力拓展海外業務。中信證券稱,堅持國際化發展,拓展國際客戶,加強港股股權融資、GDR以及東南亞等海外股權融資業務開拓。光大證券(601788)表示,海外投資銀行業務將通過業務協同大力提升項目儲備數量和質量,加大力度覆蓋 TMT、硬科技、新零售、醫療等行業,發揮好海外融資平臺優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99这里只有精品66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99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硬少妇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