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早盤,A股整體放量高開高走,創業板指表現較優,盤中一度漲近2%,再創年內新高。
科創50指數亦漲超1%,深證成指、中證500等指數則創階段性新高。
盤面上,汽車拆解、低空經濟、碳纖維、通信設備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家用電器、鋼鐵、有色等板塊跌幅居前。
低空經濟加速“飛行”
低空經濟概念早間大幅高開高走,板塊指數盤中一度直線拉升漲近5%,創歷史新高,半日成交接近前一交易日全天成交。
萊斯信息20%漲停,股價創歷史新高,自2月見底以來,累計大漲128%。
萬豐奧威連續第2日漲停,近1個月來多次出現連續漲停的走勢,自低點以來更是暴漲179%,股價創6年來新高。
永悅科技亦連續5日漲停,廣聯航空等也強勢漲停或漲超10%。
飛行汽車、無人機、航空制造、衛星導航等相關板塊亦跟隨走強,龍洲股份(002682)、星網宇達(002829)、臥龍電驅(600580)等漲停。
汽車ETF大漲近4%,位居ETF漲幅榜首位。
消息面上,上周末,美股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上市公司億航智能披露財報,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23架EH216系列eVTOL,實現營收5660萬元(約800萬美元),同比增長260.9%。并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約為5800萬元,同比增長160%。
受此消息刺激,億航智能周五大幅跳空高開高走,盤中一度漲超20%,逼近年內最高點,成交較前一交易日增加超200%。
今年1月正式實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來,我國各地加緊布局,搶占機遇。近日,廣東、上海、安徽、四川等地紛紛發布重磅舉措支持培育低空經濟產業。開源證券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7個省份將低空經濟發展寫入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據中國民航局數據,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并有望在2030年達2萬億元。
另據第九屆無人機百人會披露,2023年全國17000多家無人機企業創造產值1520億元,同比增長27.5%。其中,深圳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無人機企業1700多家,年產值為960億元,占全國超六成。
國金證券指出,政策端和產業端共同催動下低空經濟萬億市場加速落地兌現,2024年或為產業元年。當前低空經濟相關產業處于發展早期,建議優先關注率先啟動、確定性較高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趨勢確定、長期空間較大的飛行器制造環節。
碳纖維持續高景氣
碳纖維板塊早間亦大幅高開高走,板塊指數盤初一度放量直線拉升漲逾3%,創反彈以來新高。
奇德新材直線拉升,僅10分鐘左右就20%漲停;上工申貝(600843)、雙一科技(300690)等漲停或漲超10%。新材料ETF基金盤中大漲逾3%。
碳纖維在工業界被稱為“黑色黃金”,又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它的強度是鋼鐵的5到8倍,但重量只有鋼鐵的1/4,具有高強、輕質、耐高溫、耐腐蝕的特點,是減重增強的首選材料,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的戰略物資,在航空、航天、建筑、能源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用途。
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全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2.5%。
我國在“雙碳”政策下,風電、光伏、氫能、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高速發展,帶動風電葉片、碳碳復材、壓力容器、汽車等領域的碳纖維需求快速提升。
同時,碳纖維作為軍民兩用戰略物資,在航空航天、體育休閑、建筑等領域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
賽奧碳纖維《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顯示,近五年我國碳纖維需求量年復合增長率達2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3年國產碳纖維供應量將達6.7萬噸,2024年達到10.1萬噸。2023年市場規模達153.7億元,2024年將達171.4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長期來看,國內碳纖維市場將迎來重整。看好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增量,民用龍頭及軍用碳纖維企業有望充分受益。建議關注光威復材(300699)、中航高科(600862)、中復神鷹、吉林化纖(000420)、中簡科技(300777)。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e公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