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答記者問,信息量巨大!

2024-03-15 16:34:01 證券時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3月15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解讀強監管防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政策,并答記者問。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徐想 攝)

要點如下:

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依法嚴懲行業機構及從業人員利益輸送、違規融資等違法違規行為;

支持證券公司通過投融資、財務顧問、跨境并購等專業服務助力中資企業“走出去”;

強化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做好投資者服務和陪伴;

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

適度拓寬優質機構資本空間,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

嚴肅懲治欺詐發行股票債券行為 加大對財務“洗澡”的打擊力度;

壓實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責任 提高對公司內部人舉報造假的獎勵金額;

推動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實施財務造假、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刑事追責;

進一步明確大股東、董事、高管在離婚、解散分立、解除一致行動關系等情形下的減持規則,防范利用“身份”繞道;

嚴格執行破發、破凈、分紅不達標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規定;

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支持上市公司按照規定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進一步便利未分配利潤為負的績優公司后續實施分紅;

壓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體責任;

推動優質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引導更多公司回購注銷,增強穩市效果;

鼓勵上市公司綜合運用各類工具提升對長期投資的吸引力;

依法從嚴打擊“偽市值管理”;

對上市后被發現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情形的,回溯全鏈條各環節履職情況;

綜合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實施新股發行逆周期調節;

突出交易所審核主體責任,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詳情如下:

證監會:提高對上市公司內部人舉報造假的獎勵金額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提交提到,壓實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責任。切實發揮獨立董事監督作用,強化審計委員會的反舞弊職責。推動上市公司建立績效薪酬追索等內部追責機制。提高對公司內部人舉報造假的獎勵金額。對審計評估機構堅決“一案雙查”、并聯立案,對串通舞弊等違法案件從重處罰,對重大違法違規的中介機構,堅決執行暫停或禁止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吊銷執業許可、從業人員禁入等制度。審計評估機構向監管部門報告執業中發現的造假和侵占線索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證監會:引導行業機構充分利用專業優勢 主動加大對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宣傳解讀力度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引導行業機構充分利用專業優勢,主動加大對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宣傳解讀力度。引導做好廣大投資者的溝通工作,建立媒體溝通長效機制,穩定投資者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重視并有效回應市場和投資者關切。引導行業機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普惠金融,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證監會:綜合運用兼并重組、司法重整、破產清算等措施穩妥處置風險機構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及時穩妥處置風險機構。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基本方針,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防和滅的關系,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綜合運用兼并重組、司法重整、破產清算等措施穩妥處置風險機構,強化對股東、實際控制人等責任主體的追責問責。

證監會:支持頭部機構在暢通非銀機構流動性傳導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健全多層次流動性支持機制。壓實行業機構及股東主體責任。發揮好行業基金、風險準備金在流動性支持、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的功能作用。研究建立公募基金托管人授信機制、提升流動性風險管理能力。支持頭部機構在暢通非銀機構流動性傳導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證監會:建立健全覆蓋行業機構境內外、場內外、線上線下全部業務的全景式、穿透式監測體系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加強風險監測防范。落實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原則,建立健全覆蓋行業機構境內外、場內外、線上線下全部業務的全景式、穿透式監測體系,及時識別并有效管控風險機構和產品,對重點機構及時實施審慎監管、貼身監管。強化跨市場跨行業跨境風險識別。持續健全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控指標體系,完善常態化壓力測試機制。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證監會:根據市場情況加大對融資融券等業務的逆周期調節力度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升監管能力手段。全面提升對場外衍生品等重點業務的監管,加強對底層資產、資金流向、杠桿水平的看穿式監管。根據市場情況加大對融資融券等業務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強化科技賦能,打造以機構監管信息系統為主體、各類機構畫像及現場檢查小工具為輔助的智慧監管體系。不斷健全機構自治、股東管理、行業自律、行政監管、行業主管、司法懲戒協同治理的制度體系,強化與相關部委和地方黨委政府的信息共享與協同聯動。

證監會:有序推進“基金互認”等跨境互聯互通業務試點 研究探索推進跨境經紀業務試點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助力推進高水平開放。統籌開放與安全,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境內設立機構。有序推進“基金互認”“ETF互掛”“跨境理財通”等跨境互聯互通業務試點,研究探索推進跨境經紀業務試點。支持證券公司通過投融資、財務顧問、跨境并購等專業服務助力中資企業“走出去”,積極服務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證監會:強化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 做好投資者服務和陪伴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督促行業機構強化服務理念,持續優化投資者服務,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健全投資者保護機制,切實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維護好社會公眾對行業的信任與信心。聚焦投資者長期回報,健全基金投資管理與銷售考核及評價機制。強化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做好投資者服務和陪伴。扎實推進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穩步降低行業綜合費率水平。持續優化基金行業銷售生態,督促基金管理人、銷售機構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

證監會:構建長期資金、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良性機制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升服務中長期資金能力。構建長期資金、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良性機制。加快引入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推動健全有利于中長期投資行為的考核、投資賬戶等制度,支持行業機構推出更多匹配中長期資金需求的產品與服務,持續推動壯大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年金等各類養老金專業投資管理人隊伍,培育更多耐心資本。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打造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基礎投資環境。

證監會:督促行業機構規范自身交易行為 維護市場穩定健康運行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督促行業機構規范自身交易行為,注重把握長期大勢,強化逆周期布局,強化投資行為穩定性,更好發揮維護市場穩定健康運行的主力軍作用。壓實證券公司交易管理職責,提升不同類型投資者交易公平性,維護正常交易秩序。發揮證券公司交易主渠道綜合優勢,加大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有效管控客戶異常交易。有效發揮行業機構作為經紀商、交易商、專業機構投資者、財富管理者的積極作用,維護和提升市場運行的內在穩定性。

證監會:深入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 堅決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文件聚焦校正行業機構定位、促進功能發揮、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監管效能,提出了7個方面25項政策措施。校正行業機構定位。督促行業機構端正經營理念、校正定位偏差,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客戶長期回報,切實履行信義義務。夯實合規風控基礎。完善利益沖突防范機制,嚴厲打擊股東和實控人侵害機構及投資者利益的不法行為。加強行業機構合規風控建設,堅持“看不清管不住則不展業”。優化行業發展生態。深入開展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建設,堅決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切實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和廉潔從業監管。配合相關主管部門持續完善行業機構薪酬管理制度。

證監會:審核注冊人員和上市委委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廉政紀律的 終身追究黨紀政務責任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完善全鏈條回溯問責機制規則,對上市后被發現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情形的,回溯全鏈條各環節履職情況。擬上市企業和中介機構存在違規情形的,依照《證券法》等規定嚴肅問責。審核注冊人員和上市委委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廉政紀律的,終身追究黨紀政務責任。

證監會: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出,推動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提升投資價值。壓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體責任。引導上市公司密切關注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評價,積極提升投資者回報能力和水平。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明確統一的監管要求。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提升投資價值長效機制,明確維護公司市值穩定的具體措施。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逐步完善相關指標權重,發揮優質上市公司風向標作用。

證監會:進一步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 要求未盈利企業充分論證持續經營能力、披露預計實現盈利情況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堅守各板塊功能定位,主板突出行業代表性,體現穩定回饋投資者的能力;創業板更強調抗風險能力和成長性要求,支持有發展潛力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科創板凸顯“硬科技”特色,強化科創屬性要求;北交所持續提升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功能。一是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導向,研究提高上市財務指標,優化板塊定位規則,為市場提供更加優質多元的投資標的。二是進一步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要求未盈利企業充分論證持續經營能力、披露預計實現盈利情況,就科創屬性等逐單聽取行業相關部門意見。

證監會:嚴厲打擊長期系統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 堅決破除造假“生態圈”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出,嚴肅整治造假多發領域。嚴厲打擊長期系統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堅決破除造假“生態圈”。嚴肅懲治欺詐發行股票債券行為。加大對財務“洗澡”的打擊力度。依法懲治上市公司通過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和票據交易、融資性貿易、“空轉”“走單”等實施財務造假。

證監會:加強擬上市企業股東穿透式監管 嚴厲打擊違規代持、以異常價格突擊入股、利益輸送等行為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貫徹落實好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規范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的要求,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有效防范風險,克服脫實向虛傾向。一是發揮現代企業制度對于規范資本運行的作用,督促企業按照發展實際需求合理確定募集資金投向和規模,防范大股東資金占用、公司治理機制空轉等問題。二是強化利益分配的普惠性,要求企業上市前制定上市后分紅政策等回報中小投資者措施,并向市場充分披露。三是精準落實各領域產業政策,對政策執行要求實施清單式管理。四是加強擬上市企業股東穿透式監管,嚴厲打擊違規代持、以異常價格突擊入股、利益輸送等行為,防止違法違規“造富”。

證監會:綜合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 實施新股發行逆周期調節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證監會機關抓好發行上市監管制度標準的制定執行,統籌調配監管力量,組織全鏈條各環節從嚴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一是綜合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實施新股發行逆周期調節。二是同步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隨機抽取和問題導向現場檢查力度,大幅提升現場檢查比例,形成充分發現、有效查實、嚴肅處置的監管鏈條,有力震懾財務造假。三是加大審核項目同步監督力度,常態化開展對交易所審核工作的檢查和考核評價,督促交易所嚴格把好審核準入關。四是繼續深化與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協作,增進協同監管質效。推動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擬上市企業質量上,共同營造良好發行上市環境。

證監會: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 基本形成“教科書式”的監管模式和行業標準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基本形成“教科書式”的監管模式和行業標準,行業機構定位得到校正、功能發揮更加有效、經營理念更加穩健、發展模式更加集約、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合規風控更加自覺、行業生態持續優化,推動形成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到2035年,機構監管體系完備有效,行業機構治理水平全面提高,行業作為直接融資“服務商”、資本市場“看門人”、社會財富“管理者”的功能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力爭在戰略能力、專業水平、公司治理、合規風控、人才隊伍、行業文化等方面居于國際前列。到本世紀中葉,形成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全球領先的現代化證券基金行業,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證監會:對現場檢查中的撤回企業“一查到底” 切實落實“申報即擔責”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更好發揮派出機構“橋頭堡”作用,充實發行監管一線力量,扎實履行好輔導監管和現場檢查職責。一是輔導監管堅持時間服從質量,重點關注板塊定位、產業政策和“關鍵少數”口碑聲譽,做好輔導環節與審核注冊環節的銜接,發現疑點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二是現場檢查要切實發揮書面審核的補充驗證延伸作用,充分核驗財務真實性,有重大疑點的探索稽查提前介入、依法立案查處。對現場檢查中的撤回企業“一查到底”,切實落實“申報即擔責”。

證監會:加強對重組上市監管力度 進一步削減“殼”價值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意見提到,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鼓勵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工具實施并購重組、注入優質資產。引導交易各方在市場化協商基礎上合理確定交易作價。支持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并。優化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研究對優質大市值公司重組快速審核。加強對重組上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削減“殼”價值。

證監會:依法從嚴打擊“偽市值管理”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意見提到,依法從嚴打擊“偽市值管理”。準確把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合法性邊界,加強信息披露與股價異動聯動監管。“零容忍”從嚴打擊借市值管理之名,實施選擇性或虛假信息披露、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的“偽市值管理”。加強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的警示教育和培訓,督促嚴守市值管理合規紅線。

證監會:對分紅采取強約束措施 推動一年多次分紅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出,對分紅采取強約束措施。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積極、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明確投資者預期。對多年未分紅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過強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東減持、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等方式加強監管約束。上市公司以現金為對價,采用要約方式、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并注銷的,回購注銷金額納入股利支付率計算。加強對異常分紅行為的監管執法。推動一年多次分紅。完善監管規則,進一步明確中期分紅利潤基準,消除對報表審計要求上的理解分歧。要求中期分紅以最近一期經審計未分配利潤為基準,合理考慮當期利潤情況。簡化中期分紅審議程序,壓縮實施周期,推動在春節前結合未分配利潤和當期業績預分紅,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證監會:強化對擬上市企業的客戶、供應商、資金流水等方面的審核力度 把防范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擺在發行審核更加突出的位置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交易所應當堅守板塊定位,嚴格執行審核標準,對申報項目依法作出明確判斷。一是強化對擬上市企業的客戶、供應商、資金流水等方面的審核力度,把防范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擺在發行審核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時按要求報送重大違法違規線索。二是加強信息披露監管,提高審核問詢針對性,對信息披露質量存在明顯瑕疵、嚴重影響審核的,依規予以終止審核。三是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四是強化內部管理,加強對審核公權力運行的監督,有效發揮質控制衡作用。五是優化發行承銷制度,強化新股發行詢價定價配售各環節監管,從嚴監管高定價超募,提升中小投資者獲得感。

證監會:建立對中介機構的常態化滾動式現場監管機制 三年一周期原則上實現全覆蓋

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中介機構應當從投資者利益出發,健全內部決策和責任機制,立足專業、勤勉盡責,保薦機構要以可投性為導向執業展業。一是建立對中介機構的常態化滾動式現場監管機制,督導檢查保薦機構、律師和注冊會計師履職盡責情況,三年一周期,原則上實現全覆蓋,抓好責任追究和跟蹤整改,涉嫌違法違規的堅決立案稽查。二是持續運用好以上市公司質量為導向的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分類監管,促進提高執業質量。三是督促中介機構切實扛起防范財務造假的責任,充分運用資金流水核查、客戶供應商穿透核查、現場核驗等方式,確保財務數據符合真實的經營情況。

證監會:適度拓寬優質機構資本空間 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督促實現高質量發展。引導行業機構堅持功能型、集約型、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方向。督促行業機構專注主業、優化供給、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形成適合各類投資者需求的多樣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落實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戰略布局。督促行業機構合規穩健經營,審慎開展高資本消耗型業務,合理確定融資規模和時機,嚴格規范資金用途,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堅守業務本源、穩慎推進業務創新,確保組織架構設置、業務發展與合規風控水平、專業能力相匹配。適度拓寬優質機構資本空間,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結合股東特點、區域優勢、人才儲備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

證監會:建立健全覆蓋行業機構境內外、場內外、線上線下全部業務的全景式、穿透式監測體系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加強風險監測防范。落實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原則,建立健全覆蓋行業機構境內外、場內外、線上線下全部業務的全景式、穿透式監測體系,及時識別并有效管控風險機構和產品,對重點機構及時實施審慎監管、貼身監管。強化跨市場跨行業跨境風險識別。持續健全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控指標體系,完善常態化壓力測試機制。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證監會:根據市場情況加大對融資融券等業務的逆周期調節力度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提升監管能力手段。全面提升對場外衍生品等重點業務的監管,加強對底層資產、資金流向、杠桿水平的看穿式監管。根據市場情況加大對融資融券等業務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強化科技賦能,打造以機構監管信息系統為主體、各類機構畫像及現場檢查小工具為輔助的智慧監管體系。不斷健全機構自治、股東管理、行業自律、行政監管、行業主管、司法懲戒協同治理的制度體系,強化與相關部委和地方黨委政府的信息共享與協同聯動。

證監會:強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設 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

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促進提高專業能力。嚴格落實“申報即擔責”要求,建立健全執業負面清單和誠信檔案管理制度,進一步壓實投行“看門人”責任。督促證券公司健全投行內控體系,提升價值發現能力,加強項目甄別、估值定價、保薦承銷能力建設。強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完善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摒棄明星基金經理現象,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投研體系建設。督促提高行業機構風險管理能力,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穩慎開展業務創新。支持聚焦主業有序設立專業子公司,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與居民財富管理。強化行業機構產品與投資者服務能力建設,提升服務的適配性。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国产亚洲精品xxx|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