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消息中國證監會主席換帥!
易會滿自2019年1月26日正式出任證監會主席,至今已滿5年時間。在其任內,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諸多重大變化:
科創板開板
2019年易會滿履新不足半年,科創板正式開板,并實行注冊制。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8月8日,第二批科創板公司掛牌上市。
退市制度改革
2020年年底,監管也對退市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了修訂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等規則,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上述系列法規在當時也被稱為“退市新規”。
2021年5月,證監會重拳打擊“偽市值管理”。上市公司及實控人與相關機構和個人相互勾結,濫用持股、資金、信息等優勢操縱股價,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北交所成立
2021年11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市場分析認為,北交所的成立對于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2年4月,證監會支持上市公司通過重組、重整等方式化解風險、堅決出清“空殼”“僵尸”企業、將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
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
2022年11月,易會滿在金融街(000402)論壇年會上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概念。他表示,要深刻認識我們的市場體制機制、行業產業結構、主體持續發展能力所體現的鮮明中國元素、發展階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全面注冊制
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實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標志著注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北交所,再到全市場,在經歷了4年試點之后,股票發行注冊制將在更廣闊的空間發揮其制度優勢,促進資本市場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并有望引發資本市場諸多變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