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任命吳清同志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免去易會滿同志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職務。國務院決定,任命吳清同志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免去易會滿同志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職務。
吳清,男,漢族,1965年4月生,安徽蒙城人,中共黨員,1989年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經濟學博士。現任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
過往觀點:
吳清:希望新一輪政策給廣大市場主體帶來更多春意和暖意
2023年1月29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吳清表示,在今年開局起步之際,上海抓緊謀劃推出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措施,總的就是要強化政策協同、政策接力和政策創新,持續鞏固上海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重點是“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政策+行動”雙輪驅動。這是本輪《行動方案》最突出的特征。在政策方面,重點推進了“三個一批”,包括落實一批國家最新出臺的政策,延續一批去年以來行之有效的政策,新增一批有利于穩增長、促發展、強功能的政策。在行動方面,不僅緊密銜接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上海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明確了上海市各部門的具體任務,而且要求各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發布具體行動方案,總的就是要形成市區聯動的“1+N”政策合力,以快速有力的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加快恢復發展。
二是突出“擴需求+強主體”雙向發力。擴需求,重點是用好重大活動,如“五五購物節”、“潮涌浦江”投資推介活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頒證活動等;用好重點機制,如推進有效投資協調機制、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等;用好重要工具,如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專項消費券等,形成“組合拳”。強主體,主要是針對短期內企業面臨的訂單難找、成本難降、融資難求等經營困難,延續前三輪政策中的部分減稅降費、社保緩繳等措施,復制推廣援企穩崗、金融惠企等方面創新做法,將穩增長政策的積極信號傳導至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激發各類企業內生動力和活力。
三是突出“揚長板+補短板”雙管齊下。揚長板,重點是聚焦拉動作用顯著、支撐作用明顯的投資、產業等領域,持續放大重大項目帶動效應,加快發展三大先導產業、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等,壯大“主引擎”。補短板,重點是聚焦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臨新機遇的行業領域,加大全方位扶持力度;比如,提出面向部分重點行業發放專項消費券,針對重點展覽展會項目給予補貼補助。
“‘一年之計在于春’,希望我們的新一輪政策能夠給在滬的廣大市場主體帶來更多的春意和暖意。”吳清說。
吳清:強化科技支撐推動上海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吳清2022年12月8日表示,上海近年的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上海將繼續強化科技支撐、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推動上海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吳清:加快建設重要功能性平臺 上海打造資管行業對外開放新高地
2022年11月29日,吳清在“2022上海全球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上表示,上海將不斷提升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水平,加快建設重要功能性平臺,探索在資管數據跨境流動、資金跨境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資管行業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吳清:上海將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 推出更多首創性、引領性的金融開放創新舉措
2022年11月26日,吳清在2022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表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重大戰略使命,近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能級不斷提升,核心功能不斷強化,突出體現在:
一是市場體系更加完善。集聚了股票、債券、貨幣、外匯、期貨、黃金、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市場,擁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1700多家。今年以來,上海金融市場保持穩健運行,1月至10月成交額241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0.2%。
二是改革創新持續深化。充分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的作用,實行跨境人民幣宏觀審慎管理、外匯高水平開放等一系列金融創新舉措。金融科技研發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有力支持了高質量發展。
三是開放水平穩步提升。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新突破,滬港通、債券通、滬倫通等平穩運行,同時上海越來越成為外資金融機構的青睞之地,外資金融機構占比達到30%以上。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上海將以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重要抓手,吸引集聚全球資源要素,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上海將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快金融科技應用和數字化轉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完善綠色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將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推出更多首創性、引領性的金融開放創新舉措,吸引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將著力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金融機構提供精準、高效、便利的服務,同時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金融人才高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