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監管表態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后,多地陸續向金融機構推送房地產項目“白名單”。1月31日,據“重慶住建”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重慶市向金融機構推送了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包括華宇城二期、龍湖海成青云闕、萬科智慧谷等314個項目,融資需求約830億元。
據了解,房地產開發項目納入“白名單”后,重慶市將通過各區縣房地產融資協調專班,搭建政、銀、企融資協調平臺,指導項目“白名單”企業和主融資金融機構,積極推動項目融資。
重慶市推動房地產項目“白名單”落地源于1月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根據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情況及項目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財務等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原則,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向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推送,推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除重慶市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昆明市、南寧市也相繼下發了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據昆明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昆明規劃建設”消息,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專題部署會要求,昆明市通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212個,融資需求約916億元。1月31日,項目“白名單”已向在昆各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24家主要銀行推送。
而在1月30日南寧市宣布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并向當地金融機構推送了第一批107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白名單”中的北投荷院項目已獲得民生銀行(600016)南寧分行3.3億元開發貸款。
“近日多地向金融機構推送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意味著以項目為單位的房地產融資機制進入落地期,以項目為單位的融資支持房地產落到實處。”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認為,以往發放融資的標準在于房企自身的條件,優質房企以及國央企的融資更容易受到支持,風險房企以及民營房企的融資支持力度較小,本次融資制度支持以項目為單位,主要是針對當前部分房地產項目融資難題,精準支持保證項目的施工和交付,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的落地切實保護了購房者的自身利益,呼應了“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一視同仁滿足了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金融市場更好支持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2.3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8.3萬億元。其中,2023年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3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6.4萬億元,累計發放近10萬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此前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其中就包括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在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工作會議中,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也成為年度重點任務目標之一。
“按照當前的進度,后續其他城市落地的節奏將會越來越快,各地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的梳理成為大勢所趨。”王小嬙表示,銀行支持房地產項目建設的同時,需加強資金去向的監管,也保證項目融資資金用于項目建設,保交付。項目交付風險降低,有助于項目去化率提升,降低了房企的債務風險,房企債務風險降低同步降低了銀行的貸款風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