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2023年業績經營數據陸續浮出水面。1月18日,記者從云南信托研發部獲悉,近日,已經有52家信托公司公布年報,15家信托公司尚未公布年報。2023年全年,已經披露年報的52家信托公司中,僅47.05%的公司營業收入呈現正增長,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4.63%,行業內過半的信托公司利潤總額下滑明顯,分化仍在加大。
2023年全年,已經公布年報的52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總額981.73億元,同比下滑11.26%,其中,47.05%的公司營業收入呈現正增長,行業前30名中的大部分信托公司呈現不同程度下滑。據云南信托研發部內容顯示,行業前五位分別為平安信托、上海信托、建信信托、中信信托、興業信托,上述信托公司202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145.53億元、81.41億元、75.24億元、49.4億元、46.35億元。
固有業務方面,2023年,52家信托公司固有收入總額399.84億元,同比增長5.31%。談及固有業務收入略微有所增長的原因,云南信托研發部表示,固收業務的下滑相比上一年有所緩解,主要是因為頭部信托公司出讓股權的收入平滑行業收入的下降。行業內公布年報的信托公司40%固有業務收入保持增長。另外,還出現8家公司固有業務虧損。
從利潤表現來看,2023年,52家信托公司利潤總額472.17億元,同比減少14.63%,行業內過半的信托公司利潤總額下滑。具體來看,排名前五位的信托公司分別為上海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江蘇信托、華能信托,利潤總額分別為65.34億元、51.19億元、33.19億元、27.1億元、27.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6.63%、-37.27%、-13.91%、24.91%、-18.29%。從更為細化的內容來看,2023年,52家信托公司實現凈利潤370.56億元,同比減少14.13%,觀察整個行業,45%的信托公司凈利潤業務收入保持增長,其中,上海信托2023年實現凈利潤49.52億元,同比增長418.08%,暫列第一;平安信托、中信信托排名分列第二、第三,上述兩家信托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42.55億元、26.32億元。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2023年信托公司的業績總體表現不佳,特別是信托業務收入下降幅度較大。但少數中小型信托公司依然業績表現亮眼體現出逆勢成長特點,反映出行業韌性和中小信托公司更好適應政策方向及時調整業務方向并對市場變化作出調整。部分信托公司固有收入大幅上升背后反映出去年在固有資產投資選擇上選對了方向,主要是受益于去年債券市場的繁榮,提前布局參與的公司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另外就是部分信托公司賣出了非主業資產,取得了較高的賬面收益。
廖鶴凱預計,2024年以及未來信托公司業績趨勢依然是求穩為主,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大多數公司應收和利潤水平整體都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
與利潤增速呈現情形不同的是,信托公司凈資產的增速呈現出一定的正態分布特征。行業52家信托公司凈資產與2022年相比增加1.49%,行業平均值為136.15億元,同比增加3.02%。
補充資本金對正處于轉型時期的信托公司提升抵御風險能力有較大的益處。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已有天津信托、云南信托、西部信托、陜國投信托、建元信托、粵財信托、吉林信托、華宸信托、長安信托、中原信托、北方信托、西藏信托宣布完成增資或啟動增資計劃。
展望2024年,信托行業深入轉型仍將繼續。正如廖鶴凱所言,隨著業務新分類的推進落地,信托公司發展方式面臨重大轉變,“資產管理業務”預計會是未來較長時間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諸多業務面臨金融科技的介入和轉換以適應金融行業高度科技滲透的新時期發展需求。
廖鶴凱強調,在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減弱、房地產信托業務收縮等因素影響下,信托公司可以更多的關注這一階段的新機會,如:新基建、不良資產處置、企業重整等領域;強化服務信托領域的拓展發揮信托制度優勢滿足與日俱增的客戶資產托管、財富管理、家族信托、遺囑信托等熱門領域需求。在以債權市場為基礎的情況下,積極探索股權投資市場和混合金融市場的信托模式,加速信托轉型,增強信托主動管理能力以提升信托盈利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