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覃剛指出,安徽全省正在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目標,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的關鍵時期。安徽監管局厚植金融沃土,深耕“三農”服務,全力推進了金融支持鄉村振興。
會上,覃剛介紹了安徽監管局助推鄉村振興情況。
一是強化監管引領,打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新模式。安徽監管局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列入重點工作,按照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積極協同安徽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等部門,凝聚央地合力,出臺系列舉措,壓茬推進,不斷提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質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千萬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出臺專門指導意見服務安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以金融支持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為主線,加強黨建紅色引領,強化金融專業護航,打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新模式。
二是統籌“軟”“硬”兼修,助力建設宜居宜業新鄉村。一方面,完善“軟環境”。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抓手,匯集涉農數據,開展信用評價,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夯實農村信用體系。目前已在全省近八成的1.2萬個行政村,為53萬戶信用主體發放貸款600億元。另一方面,提升“硬實力”。建立主要銀行機構縣域一對一“包保”服務結對機制,強化對鄉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到2023年11月末,涉農貸款余額2.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規模、增速均居全國前列。
三是服務產業興旺,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新動力。一方面,對標安徽千億斤糧倉戰略,緊抓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開展金融支持種業振興專項行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管合一”保險試點。2023年11月末,種業貸款較年初增長31%,“建管合一”保險為300多萬畝高標準農田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聚焦安徽重要產業布局,引導金融資源向“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傾斜,聯合開展“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行動,大力推廣畜禽活體貸、特色農險等適配金融產品,支持農業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2023年11月末,安徽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貸款和畜禽活體貸較年初分別增長52%、57%。開發110余類、500余個地方特色農險,基本實現優勢特色農產品(000061)全覆蓋。
四是托底增收,開創和美鄉村建設新局面。一方面,圍繞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加大金融資源傾斜,推廣“防貧保”綜合保險。2023年三季度末,脫貧地區各項貸款余額近9000億元,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余額115億元,規模均居全國前列。“防貧保”為120多萬戶次脫貧人口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農業主力軍,開展線上線下全覆蓋對接活動。2023年11月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較2021年末規模增長79%,信貸覆蓋率提升超30個百分點。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