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方公眾號消息,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對普惠金融發展情況進行介紹,并提出要構建涵蓋信貸、保險、理財的綜合普惠金融體系。
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表示,要推動構建廣覆蓋、多層次、具有中國特色的普惠金融體系。
一是進一步健全普惠信貸體系。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等領域。因此,普惠信貸要將著力點放在內涵式發展上,保持金融支持力度不減,引導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優化信貸投向,推動小微企業和涉農企業等可持續發展,支持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及科技創新、糧食安全和鄉村產業、脫貧人口和特定群體等重點領域。
二是建立普惠保險體系。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實施意見》對完善高質量普惠保險體系提出一系列政策要求。下一步要聚焦普惠保險重點領域,推動建立普惠保險專業化體制機制,支持保險公司加強普惠保險戰略規劃;提升產品服務質效,力爭為“三農”、小微企業、特定群體等提供質優價廉的專屬產品。同時,改善投保理賠服務,為普惠金融重點領域提供全面保險保障。
三是探索構建普惠理財專屬體系。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改進金融服務方式、優化金融產品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構建類別齊全、策略豐富、層次清晰的理財產品和服務體系。下一步,要探索構建普惠理財產品服務體系,推動普惠理財與勤儉節約、積少成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康的理財觀念,促進普惠理財走入尋常百姓家,實現居民財富保值增值、增加財產性收入。
四是著力拓寬普惠金融服務領域。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日常經濟活動需求,支持金融機構通過網點機具、智能終端、應用程序等渠道,為廣大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提供便捷的存款、取款、支付、信用建檔評級等基礎金融服務。同時,加強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人工服務、遠程服務和上門服務,指導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研發特定群體專屬普惠金融產品。并且探索完善社保及稅費繳納、財務咨詢、工資發放、咨詢培訓等便民惠民的社會公共服務。
五是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環境。要完善普惠金融評價評估機制,更好地發揮監管激勵和引導作用。開展普惠金融宣傳推介活動,推動金融服務進商圈、進園區、進鄉村,強化供需對接,集中宣傳普惠金融特色產品服務,引導社會公眾用好普惠金融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