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銀行機構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務實舉措。會上,江蘇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羅鋒介紹了該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情況,并就普惠金融服務情況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圍繞“銀行如何提高技術手段,運用大數據,拓展小微企業服務覆蓋,提升內部服務效率”,江蘇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羅鋒認為,近年來科技迅猛發展,為商業銀行革新思維、創新探索、深化服務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江蘇銀行一直將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作為創新動力源,大力開展“智慧金融進化”工程,積極探索互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應用,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努力讓貸款更易得、服務更便捷、價格更普惠。江蘇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羅鋒具體從四個方面對該行數字化服務小微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解讀。
江蘇銀行積極踐行開放理念,加大數字化場景建設,升級小微企業觸達、服務方式,在擴大數字“朋友圈”中延伸服務觸角。在外部生態場景構建方面,江蘇銀行加大與智慧城市、數字政務等小微企業集聚的生態場景鏈接,融入地方征信大數據中心、人才云平臺等場景,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務生態,已和“我的南京”APP、徐州大數據等區域場景合作超25項,服務企業超萬戶。在自身生態場景建設方面,該行打造了智慧開放的“隨e融”小程序、綜合服務的蘇銀金管家、政策資訊一體的人才百寶箱等小微數字服務平臺,推動數字金融服務向非傳統領域延伸。
江蘇銀行聚焦小微企業需求,強化數字化產品適配,在產品策略、模式、功能上深入打磨,提高小微企業服務可得性。例如,在產品策略上,針對首貸戶、微貸戶、個體戶、新市民等群體,該行構建行業、區域、客群、行為等4大類20項69個立體式策略模型,服務精準性有效提升。在產品模式上,江蘇銀行在首創銀稅互動產品“稅e融”基礎上升級打造“隨e貸”全線上產品,以后臺模型多元化代替產品多元化,支持小微企業超14萬戶、累計發放貸款2500億元。在產品功能上,江蘇銀行推動小微產品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從“標準化”向“定制化”升級,通過靈活期限、輕松分期等方式提升企業的體驗感。
聚焦提速增效,江蘇銀行推動數字化流程升級,簡化操作,打造不出門、不等待、不接觸的三重體驗,打通融資繁、融資慢堵點,提升小微企業服務便利度。企業客戶只要在家中或辦公室,通過微信“掃一掃、拍一拍、說一說”,便能完成身份認證、貸款申請、貸款簽約。為了減少客戶等待時長,江蘇銀行在豐富完善自動審批模型基礎上,通過代碼瘦身、接口整合、進程合并等技術提升系統決策響應速度,客戶不需等待即可知道貸款審批結果。在打造不接觸體驗上,江蘇銀行創新小微Ⅱ類賬戶、移動擔保簽約、自動延期續貸等多種線上化功能,兩不見面小微企業即可實現用款續貸。
江蘇銀行持續加強智慧營銷、運營、風控能力建設,在降低小微服務成本中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該行搭建畫像、商機與產品矩陣,實現產品服務智能推薦,并構建“AI小微專員”與“員工客戶經理化、客戶客戶經理化”的MGM數字服務體系。在降低運營成本上,江蘇銀行推進機構全覆蓋、員工全流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實現業務進展智能提醒、客戶情況動態跟蹤、系統功能敏捷迭代。為更好降低風險成本,江蘇銀行運用企業經營、稅務、司法、賬戶及信用等多維數據,構建涵蓋準入、評級、審批、預警等10多類全流程風險模型矩陣、超1000項決策規則,實現閉環風控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