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銀行在社會環節扮演的角色愈發多樣。一方面,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銀行業肩負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使命責任,將防范金融風險視為底線;另一方面,對百姓而言銀行早不是一個僅供辦理存貸、繳費業務冷冰冰的機構。相反,銀行現長期致力于為百姓提供便民服務,例如為年邁的銀發客群提供適老服務、在客戶遭遇電信詐騙時及時提醒為客戶守住錢財、并堅持在各種生活場景下為客戶做好金融教育,防止客戶的血汗錢落入騙子的“陷阱”……
作為頭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首都分行,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的初心和使命,多措并舉牢牢守住百姓的錢袋子。
以為民之心,打造“有溫度的消保”品牌
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金融秩序、確保金融持續穩健運行的重要基礎。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做好消保工作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與消費者切身權益息息相關,要求金融機構自身在推動消保工作過程中采取“有溫度”的教育宣傳的同時,堅守長期主義。
在此背景下,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為貫徹落實“342強核行動方案”和“新零售”戰略要求,聚焦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知識盲點、金融消費痛點、風險防范難點,圍繞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等重點人群,開展“線上+線下”“集中性+陣地化”的常態化金融宣教工作。
今年9月26日,“五進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集中教育宣傳日當天,中信銀行北京分行以“匯聚金融力量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在中信大廈北門一層廣場開展“進企業”專場金融消保教育宣傳活動,基于大廈消費者群體的特征和金融知識需求,面向大廈內企業近6000名員工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內容涵蓋老年金融知識、消費者八大權益、投資者教育、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基礎金融知識等內容。
活動現場設置“反詐36計”、“十大騙橘”等特色消保物料,增加金融知識普及趣味性,加入金融知識翻翻樂、“一觸便知”射箭等游戲環節,現場參與集章打卡增加互動性,在生動有趣中向企業員工普及金融知識、防范金融風險,現場反饋良好。
今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啟動以來,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組織全轄80家網點,形成以廳堂網點為陣地,線下聯合社會多方力量開展“五進入”活動,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和進商圈開展消保知識普及,線上創新形式,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通過微信、微博、網站等主流媒體開展宣傳。
抓“五大方向”,奏響消保宣教最強音
“五進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是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布局工作的一個縮影。首先,在合適的時間節點做合適的事,在3月、6月、9月的“315宣傳周”“金融知識進萬家”“金融知識普及月”等集中宣教活動中落地開展相關活動。其次,不打無準備之仗,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為切實發揮宣傳教育工作實效,制定了五大工作方向:
一是聚焦重點人群。以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等重點人群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開展系列特色主題宣傳活動;二是聚焦熱點問題。圍繞投訴高發、熱點問題、易發風險,主動發布原創消費風險提示或“以案說險”信息,逐步加強金融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引導金融消費者正確理解和認識金融風險,提升金融宣教質效;三是創新宣教形式。運用脫口秀、短視頻、歌曲、漫畫、小游戲等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教;四是提高宣傳覆蓋,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方式,通過各種渠道觸達更廣泛的金融消費者;五是強化聯合宣教,主動加強與監管機構、老年大學、公安機關、社區、企業、學校等共建合作。
另外,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十分重視消保工作質效,要求各經營單位不得以營銷金融產品和服務替代金融知識宣教。目前,金融宣教活動組織開展頻次、活動質效現已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
一直以來,中信銀行北京分行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不斷探索金融知識宣傳的創新方式,提升宣傳質效,履行社會責任,全面踐行“讓財富有溫度”的品牌理念,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為營造和諧健康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