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海顏)12月28日,《北京地區銀行業視障消費者服務標準》發布儀式在京召開。會上,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徐英曉發布了《北京地區銀行業視障消費者服務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共十項,其中五項為銀行營業網點服務標準,四項為手機銀行服務標準,一項外網上銀行服務標準。
具體來看,銀行營業網點服務標準方面:一是設立銀行客服“綠色通道”專屬服務,提供視障消費者預約服務;二是設立無障礙服務專員,實現到店視障消費者一對一陪伴式服務;三是制作盲文業務指南,供到店視障消費者使用;四是優化業務辦理簽字環節,視障消費者可使用按指印的方式代替簽名;五是針對信用卡申請環節需進行44字手工抄錄的要求,在滿足影音影像“雙錄”及各單位內控合規要求的基礎上,通過銀行工作人員領讀、視障消費者跟讀形式完成確認。
手機銀行服務標準方面:一是增加銀行系統檢測識別用戶手機相關功能設置,從而開啟手機銀行輔助旁白功能;二是觸發密碼鍵盤時統一使用通用密碼健盤,即非動態密碼驗證;三是人臉識別環節增加語音提示功能,部分功能圖標和返回鍵、刪除鍵等特殊鍵位同步增加語音提示;四是會員單位通過相關途徑比對視障客戶白名單信息,當手機銀行交易金額不超過5萬元時,無需對圖形驗證碼進行校驗。
網上銀行服務標準方面:視障用戶可使用盲用讀屏軟件,通過語音指讀功能完成個人網上銀行服務,也可僅使用鍵盤操作即可在頁面完成相關服務。
徐英曉認為,《標準》的制定和出臺,不僅是首都銀行業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實際行動,更應成為全體會員單位共知共識與共遵共守的行為準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