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5日訊 2023年12月23-24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3年會(第十屆)于深圳舉辦。招銀理財董事長吳澗兵在會上表示,目前理財公司服務的客群主要還是銀行客群,銀行客群對理財產品抱有低波動、收益穩定的預期,理財產品要在約定的期限內實現約定的收益,這是理財公司與其他一些相對收益排名資管機構之間的顯著差異,因此理財公司應該堅持綜合型資管機構的發展定位,建立起跨市場、全品類的資產投資能力,產品業績以絕對收益為主、相對收益為輔,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投資理念、投資能力,才能以戰略定力支撐長期的商業成功。在產品體系上一方面要發展現金類、短債等存款替代型產品,滿足客戶對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以絕對收益目標的固收+產品為重點,探索向中長期和中高波動產品延伸布局,形成更豐富、全面的產品體系,打造第二發展曲線。
吳澗兵指出,要遵循資管行業發展規律,并充分考慮理財公司的發展階段以及特征。從本質上講,理財公司脫胎于商業銀行,但已然不同于商業銀行,因此要回歸資管機構的本源。但由于理財公司投資范圍廣、業務復雜而多元,在業務經營上應該按照各類別業務的經營邏輯來開展,形成完整的經營閉環。從經營特色上講,非標等多元及另類資產仍是銀行理財的特色之一,這些業務雖然具有類信貸特征,但又不同于銀行的表內信貸業務,在盈利和風控模式上都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因此既要做出特色化、差異化,又要輔之以相應的風險化解手段和方法。
“從發展階段上講,理財公司還很年輕,作為獨立法人的運作歷史非常短,我們要學習借鑒國內外成熟資管市場的經驗,因為他們都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驗證。”吳澗兵進一步表示,但是在現階段,借鑒其他機構的經驗一定要結合理財行業特點和自身特點,否則容易“水土不服”。理財公司要懷抱開放的心態,敢于創新,同時也建議監管機構鼓勵理財公司多探索,不斷完善理財公司的商業模式、業務模式。從客戶特征上講,理財產品的凈值化歷程已經深入,但客戶對于理財產品的認知還相對滯后,需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投資者教育。同時,在堅持凈值化運作的前提下,考慮客戶接受程度現狀及市場狀況,應該允許做一些階段性或過渡性的政策安排,比如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估值方法、風險緩釋措施等方面進行探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