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和訊網主辦的財經中國2023年會暨第21屆財經風云榜·銀行業論壇成功舉行,杭州銀行副行長陳嵐應邀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介紹杭州銀行在踐行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數字金融方面的諸多探索實踐。
陳嵐表示,杭州銀行緊跟政策導向,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作為己任,守正創新,圍繞創新深化、改革升級、賦能提升,在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科技金融和數字金融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創新實踐。
積極探索普惠金融發展新模式
在深化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方面,陳嵐介紹稱,杭州銀行于2017年在國務院設立的臺州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內成立了專門開展信用小微業務的臺州分行,作為探索小微金融模式創新的專營機構,同時成立了由總行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并制定了信用小微專營模式的基本法和指導方針,為其順利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2021年7月,杭州銀行成立了信用小微事業部,正式實施信用小微專營,已在臺州、金華、寧波、杭州、合肥、上海、深圳等區域機構內成立信用小微專營團隊,專門從事小微業務的拓展及服務。
在信用小微專營模式之下,杭州銀行明確了額小面廣、風險低、快速高效、人員自主培養的商業模式,聚焦當地的居民、小規模私營業主、個體工商戶和三農客群,重點開展100萬元以下的信用貸款投放,堅持規劃區域發展,注重行業特征的積累,落實“三問三看”和交叉驗證相結合的信貸技術的應用,交付了40余份的信用小微專門的行業報告,搭建了156個營銷與風險模型。
截至目前,杭州銀行信用小微專營模式整體運營良好,該模式下貸款余額達到65.55億元,整體戶均90萬,不良率僅為0.33%。
探索創新科技金融體系建設,實現差異化競爭
“如果說普惠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深化是我行體現自身價值、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的一種必然選擇,那么對科技金融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創新就是我行實現差異化競爭的特色舉措。”陳嵐表示。
陳嵐介紹稱,杭州銀行深耕科技金融板塊14年,2009年設立全省首家科技專營支行,2016年成立國內首家事業部制專營機構,再到今年整合全行科技金融資源,打造科創金融事業總部。先后經歷了以銀政合作為主的科創1.0模式、銀投合作為主的科創2.0模式和向數據與行業專業化驅動的科創3.0模式。
目前,在科創3.0階段,杭州銀行更多地從企業角度關注行業,了解企業經營需求,逐步建立起包括但不限于信貸的綜合服務體系。行業上聚焦泛信息、泛醫療、泛綠色、泛制造四大領域,圍繞符合未來產業升級的高成長型企業進行服務。
截至今年9月末,杭州銀行服務科創企業超過1.2萬戶,融資余額突破550億元,累計投放超過1700億,服務企業中95%以上為民營企業,75%以上為小微企業,首次獲得銀行貸款客戶占比超過35%。
以科技賦能,做深做實數字金融
“我想數字金融能力的穩固提升,是我們應對同業競爭、實現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石。”陳嵐表示。
在做實、做深數字金融能力方面,陳嵐介紹稱,杭州銀行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賦能,對小微金融抵押、信用、數據三大支柱進行提煉優化,助推普惠金融的擴面提質增量。并在產品整合、流程優化、數據賦能的基礎上推出了“云抵貸”及“云小貸”數字化平臺。
目前,杭州銀行小微貸款近七成業務均實現線上申請、系統模型審批。截至三季度末,該行“云抵貸”平臺貸款余額已超1000億元。
同時,為了提升平臺管理質效,杭州銀行開發了“蒲公英”和“滿天星”兩個中臺,聚焦業務應用需求,提升了對平臺應用的數據支撐能力,大幅提升平臺管理質效。
最后,杭州銀行聚焦服務長尾普惠客群的金融需求,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無抵押、免擔保、純線上申請的網絡貸款業務“百業貸”,實現了互聯網貸款業務風控策略的數據化、自動化、智能化和可視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截至11月末,杭州銀行“百業貸”累計申請客戶達10.9萬戶,累計授信70億元,戶均貸款30萬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