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聯合百余家銀行主辦的“數字化轉型前瞻 第十九屆(2023)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年度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設置“前瞻·數字新趨勢”與“前瞻·轉型新路徑”兩大板塊,與會嘉賓圍繞相關熱點話題進行分享!2023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發布、“2023數字金融金榜獎”頒獎,以及“2023信創‘大比武’金融場景適配驗證賽道”專項獎表彰等重磅環節也在本次活動中精彩呈現。
招聯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參加本次活動并就金融機構科技輸出的實踐探索、意義、不足和建議做了分享。
招聯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
董希淼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中,數字金融特別重要,是前面四篇文章的支撐,是發展的動力。他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科技輸出有可能成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趨勢。
董希淼通過回答三個問題梳理了金融機構科技輸出的實踐情況:一是輸出什么?二是向誰輸出?三是輸出形式是什么?
輸出什么?一是底層基礎設施。如建信金科建立同業合作平臺,將建行企業級的新一代核心系統輸出,賦能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二是技術產品,如興業數金形成“4朵云”(銀行云、普惠云、非銀云、數金云)產品體系,重點服務農商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三是解決方案,如招聯鍛造數智化催收核心能力,為70余家金融機構提供催收解決方案,助力行業降本增效,規范催收行為。
向誰輸出?即,金融機構科技輸出的對象。董希淼梳理了三個:
一是金融機構。如工銀科技累計向近30家中小銀行、券商、保險等同業客戶提供智能反洗錢等科技產品;二是政府機構。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積極參與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等建設。三是其他機構。如招聯與環保企業合作,搭建“餐廚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監督平臺”,實現實時路徑規劃、AI視覺識別、智能外呼等。
輸出形式有哪些?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科技輸出的形式主要包括了直接輸出、科技子公司輸出、組建數字金融聯盟,以及進行戰略入股等形式。
直接輸出:如眾安保險構建“保險+科技”,2022年科技輸出累計服務超700家客戶。
子公司輸出:從2015年開始,銀行系科技子公司已達20家,成為銀行科技輸出主體。
組建聯盟:如2023年4月,浙江農商聯合銀行發起建立全國農商銀行數字金融聯盟。
戰略入股:如深圳農商銀行戰略入股粵東3家農商銀行,構建更緊密關系,科技輸出成為服務。
董希淼認為,科技輸出對金融機構而言,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豐富和優化金融機構收入來源。通過提供系統網絡、模型算法等基礎設施、系統托管和運維支持、解決方案等服務,直接獲得收入。
二是豐富金融場景和獲客渠道。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向各種場景(B端、C端、G端)中融入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無處不在,提高獲客、活客效能。
三是助推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通過賦能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通過賦能政府和企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四是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ESG)。提升金融機構品牌形象和社會形象,通過科技賦能實現金融報國,彰顯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
在看到積極意義的同時,董希淼也指出了金融機構在科技輸出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機構缺乏戰略上的重視和規劃。部分金融機構的科技輸出基本停留在隨機游走的狀態,缺乏全面、系統的部署。
二是科技輸出內容較為單一。以基礎的系統為主,未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條和科技生態。
三是科技輸出規模小、收入少。與全行業每年超過3000億元的投入相比,科技輸出收入占比極低,增長空間較大。
四是存在體制、機制方面障礙?萍甲庸驹诜缮洗嬖诔钢;與輸出對象在理念、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沖突。
就此,董希淼從主客觀,以及環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機構科技輸出存在不足的原因。
從主觀上看,金融機構相對封閉,在“甲方思維”之下,缺乏主動輸出意識和服務精神。
從客觀上看,“沒有金剛鉆,難攬瓷器活”,自身科技能力不強是重要制約因素。近期“百模大戰”雖然熱鬧,但很多仍在起步。
從環境上看,社會認知和接受程度不高,以及法律法規等軟環境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比如部分中小銀行擔心大銀行在科技輸出中占用其客戶和數據。
然后,董希淼對金融機構加強科技輸出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明確戰略規劃,努力形成“第二曲線”。有能力的金融機構應制定企業級的科技輸出規劃,明確輸出方向、重點和具體安排,構建更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
二是持續提升自身科技能力!按蜩F還需自身硬”,跟蹤前沿技術,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優勢和人才隊伍。
三是培養“乙方思維”,增強服務精神。認真研究市場和客戶需求特別是痛點,組建市場團隊,加強對目標機構的營銷和服務。
四是加強科技輸出生態建設。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完善輸出鏈條、生態;在技術輸出的基礎上,輸出人才、產品、數據。
同時,董希淼對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優化支持科技輸出的法律環境,如允許金融機構直接設立科技子公司;加強對科技外包服務監管,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秩序,讓“良幣”驅逐“劣幣”;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進一步激勵金融機構加大科技輸出。
董希淼最后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金融機構重視和加強科技輸出,增加高質量的科技服務供給,更好地賦能數字金融和數字經濟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