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月末,人民銀行繼續加碼千億元逆回購,呵護市場流動性。11月30日,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人民銀行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66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8%,與此前保持一致。
由于當日有5190億元逆回購到期,同日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440億元。
熨平短期資金面波動
11月以來,人民銀行連續多日的逆回購操作引發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11月30日,人民銀行已連續近20個工作日大幅操作數千億元級別的逆回購。就在前一個工作日11月29日,人民銀行同樣開展了43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因當日有4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凈回籠220億元。
除了短期流動性外,11月15日,人民銀行更是超額開展了1年期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實現凈投放6000億元,規模創年內新高。
“近期人民銀行為了對沖國債增發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疊加對資金面的影響,加大了調節力度。本次逆回購操作顯然也是針對月末因素以及前期逆回購到期因素采取的主動調節行為,意在平滑跨月時間節點出現的資金面波動。”對于近日來的逆回購操作,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同樣稱,近期人民銀行加碼千億級逆回購操作,主要受月末、年底臨近等因素影響,市場利率有所上升,高于政策利率,反映機構對短期利率有所增加,人民銀行靈活操作,適度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實現資金凈投放,滿足機構合理流動性需求,熨平短期資金面波動,穩定市場預期。
繼續利好股市情緒修復
談及近日來的逆回購操作對市場影響,周茂華進一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下半年以來,國內宏觀政策力度有所加大,繼續為經濟穩步修復提供有力支持,政策效果也在逐步顯現。當前基本面、政策面、資產估值低洼等,繼續利好股市情緒修復;且目前國內消費和需求處于修復階段,宏觀政策偏積極,市場流動性有望繼續保持合理充裕,對國內債市整體有支撐。
不過,要注意的是,每到月末或季末這一特殊時間點,資金面確實有轉緊的情況。
從數據上來看,回顧前一個工作日,也就是11月29日,市場資金面整體偏緊。其中上海銀行(601229)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10.3個基點,報1.608%,7天Shibor上行2.5個基點,報2.076%,14天Shibor上行5.6個基點,報2.815%。另從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2.1605%,高于政策利率水平。
截至11月30日,資金面偏緊狀況仍在延續。其中隔夜Shibor大幅上行25個基點,報1.858%;7天Shibor上行9個基點報2.166%,此外14天Shibor上行2.1個基點至2.836%。
綜合往期操作特點來看,業內人士認為人民銀行接下來仍將維持較高規模的操作量,在貨幣與財政政策偏積極的背景下,預計資金面有望平穩跨月。
正如周茂華指出,近期資金面屬于短期波動,主要受公開市場工具到期量較大,月末、年末臨近,政府債券發行量相對較大,以及寬信用、繳稅、繳準等影響;但宏觀政策繼續偏積極,加上人民銀行運用多種貨幣工具積極呵護,預計資金面短期波動幅度有限,整體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降準仍在政策工具箱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11月27日,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當前我國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增長動能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同時也面臨世界經濟復蘇不均衡、國內經濟穩定回升基礎不穩固等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總體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報告》也定調,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突出貨幣與財政的政策協同,熨平資金波動。年末年初央行仍大概率降準以支持債權工具投放。”談及后續貨幣政策走向,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認為,當前是寬信用的重要窗口期,應繼續政策加碼,提振信心。隨著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序幕拉開,宏觀政策“組合拳”不斷顯現,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寬松,發力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任澤平團隊判斷,未來貨幣政策工具箱或不乏降準降息、MLF續作、加大公開逆回購操作,另外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應急流動性金融工具、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
楊海平同樣稱,進入12月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發展定調。由于一季度的信貸投放對于整個宏觀經濟的信心至關重要,因而,人民銀行要重點考慮為銀行體系明年年初的信貸投放準備可配置資金,同時年末金融市場資金壓力亦需穩妥應對。“有鑒于此,我們判斷降準仍在人民銀行的政策選項之列。”他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