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23金融街(000402)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總編輯陳之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今年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入推動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在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方面,主要圍繞三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第一,持續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改革,惠及更多經營主體。一是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實現全國覆蓋,推動形成“越誠信越便利、越合規越自主”的政策導向,前三季度新增便利化業務規模超7300億美元,其中北京新增便利化業務規模超過9000億元。二是暢通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資金收付,針對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高頻、小額、電子化結算特點,允許銀行和支付機構采取以交易電子信息為依據的靈活審核方式。三是持續推動跨境投資便利化,特別是針對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凈資產規模較小的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允許其在等值1000萬美元或者5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經營外匯。目前試點區域已擴展至17個省市全域,覆蓋全國約80%,28萬家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
第二,以中小企業為重點,不斷優化外匯管理服務質效。陳之為強調,一是服務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編發匯率風險情景和外匯衍生品應用案例,幫助企業建立行之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機制。二是推進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截至10月末,平臺共推出8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3個外匯政策便利化場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近10萬家涉外企業累計獲得融資金額超2900億美元,付費金額超1.2萬億美元。
第三,積極服務區域開放創新,探索外匯管理改革先行先試。陳之為指出,在上海、廣東等四個省市部分區域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截止2023年9月末,銀行各企業共發生15.8萬筆試點業務,業務規模1406億美元。圍繞北京“兩區”建設推出多項全國首創,首批改革創新試點政策,助力首都高水平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匯管理試點等多項外匯試點被列為“兩區”突破性政策和標志項目。
陳之為強調,下一步國家外匯管理局將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序深化外匯領域改革,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持續推動外匯市場發展,著力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水平,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