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怎么建設?建設美麗鄉村的錢從哪里來?村集體經濟怎么壯大?村民如何致富?具體項目怎么在村莊落地?”
10月25日上午,在位于沂源縣魯村鎮匯泉桃花島的沂源縣鄉村振興學院,齊商銀行“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走進沂源專題活動期間,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的一系列分享,使沂源縣參加大講堂的近120名村黨支部書記代表、農業企業代表、種養殖大戶代表受益匪淺。
“走進沂源專題活動,是‘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的第一站。我們將在全市五區三縣開展多期大講堂,把金融服務送進山、送進門、送進心。”齊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姜忠洲表示。
在國家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如何更深入、更全面地探討、研究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經過多方調研,齊商銀行聯合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淄博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共同策劃組織了“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活動,旨在搭建專業化、上層次、有效果的思想交流平臺,并通過地方政府、融資擔保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促進政策、資金、知識等多方資源注入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及農業主體,實現產品下鄉、服務下鄉、品牌下鄉、銀行賦能、知識助力,促進交流成果轉化落地,助力地方鄉村振興發展。活動得到了市農業農村局等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淄博分局和人民銀行淄博市分行的指導和大力支持。
“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源于齊商銀行多年來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的努力。
長期以來,齊商銀行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截至9月末,在淄博地區存款1242億元,貸款921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34%和23%,繳納各項稅費超3億元,為助力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在開展全面金融服務工作的同時,齊商銀行堅持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業務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產業振興、人才賦能、文化建設、生態協調、組織推動,全力支持我市“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實施。目前該行淄博市轄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77.29億元,較年初增長11.32億元。
“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的推出,則是齊商銀行鏈接多方合作的又一座橋梁,是該行打通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的一條新路徑。
為了通過大講堂將金融服務切切實實送到企業家和農戶朋友們身邊,齊商銀行將從“四個一”入手做好高質量金融服務,為全市鄉村振興發展助力。
即:資源整合,實現一種聯合賦能。創建“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多方合作模式,通過財政、齊商銀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保險機構的多方合作,為縣域特色產業、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提供政府增信、金融服務等綜合支持,切實解決農業客戶融資擔保難、抵押難、成本高的問題;重點傾斜,支持一批特色產業。按照“一業一策”思路,圍繞各區縣農業產業實際,定做金融服務方案,定制專項金融產品,重點支持重點發展產業、地方特色產業和支柱涉農產業等;精準施策,服務一批農業客戶。針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其產業鏈,充分落實地方財政貼息政策,全面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依托核心企業將服務輻射至其上下游農戶,帶動農戶增收。針對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圍繞446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912個“一村一業”項目,提供低成本信貸資金支持,助力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分批分類支持2800余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滿足其日常經營中的金融服務需求;深耕細作,匹配一攬子綜合服務,構建“物理網點+普惠金融服務站”的金融服務體系,通過“金融服務+知識學習+文化提升”變“文化下鄉”為“金融在鄉”,助力金融文化素養提升。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告訴記者,“鄉村振興大講堂”是新興起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通過專家、學者講解鄉村振興領域的先進經驗做法,共同探討適宜當地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和方法,可以為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指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在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齊商銀行舉辦“鄉村振興金融賦能大講堂”活動,圍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主題,積極建言獻策,并通過強化政、銀、保、擔、校等多方合作,必將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