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就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金融工作情況作了匯報。
潘功勝表示,金融系統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穩步推進金融改革,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切實改進金融服務,金融行業整體穩健,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工作取得新進展。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情況來看,潘功勝表示,金融系統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質效,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來看,一是保持融資總量合理充裕。今年1月至9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9.75萬億元,同比多增1.58萬億元。
二是進一步支持重點領域。截至9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2.09萬億元,同比增長38.2%;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42萬億元,同比增長22.6%。
三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加強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金融服務。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8.74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授信戶數超過6107萬戶,同比增長13.3%;截至8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54.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4%。
四是提升基礎金融服務。實施重要基礎數據及資管產品等大數據統計。深入開展金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等工作。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加快推進省級地方征信平臺建設,截至9月末已建成省級地方征信平臺29家(含深圳),幫助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5萬億元。
潘功勝指出,下一步,金融系統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從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完善薄弱環節金融服務、強化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支持、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五方面入手助力實體經濟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
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在介紹貨幣政策執行情況時潘功勝介紹稱,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有效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
具體來看,今年來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分別累計下降20個、25個基點,引導1年期、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累計下降20個、10個基點。數據顯示,1月至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1%,比2022年同期下降0.32個百分點,其中9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82%,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引導降低存款利率為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創造有利條件,發揮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作用,推動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前9個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3%,同比下降0.88個百分點;近5000萬筆、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下降,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
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隱患情況方面,潘功勝表示,持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確保金融風險整體可控。
一是繼續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2023年1月至8月,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5萬億元。有序推動河南安徽村鎮銀行等風險后續處置。
二是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下調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統一全國層面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配合相關部門將首套房認定標準調整為“認房不認貸”,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延長房地產“金融16條”實施期限,指導金融機構用好3500億元專項借款、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
他表示,下一步,金融系統將持續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處置機制,平穩有序推動重點金融風險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