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3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融監管總局在服務小微方面的舉措和規劃。
今年以來,小微企業貸款繼續保持增量擴面態勢,貸款結構不斷優化,在支持小微企業恢復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截至2023年9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9.2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8.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8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貸款增量已超過去年全年增量,去年全年增量是4.5萬億元;有貸款余額客戶數4260.5萬戶,較年初增加372.8萬戶。
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8%,較2022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為了更好支持科技創新、外貿等重點領域,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于今年7月啟動“走萬企 提信心 優服務”活動,指導金融機構走訪對接中小微企業 ,包括創新型中小企業、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中小微外貿企業等,主動了解企業的金融需求,按照市場化原則予以支持。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已將289.1萬戶中小微企業納入對接范圍,金融機構合計對接170.7萬戶次。活動期間,銀行機構已向43.1萬戶中小微企業新發放3.9萬億元貸款。
當前小微企業發展仍然面臨較多困難。下一階段,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細化政策舉措,著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實開展好“走萬企 提信心 優服務”活動。指導金融機構按照計劃完成走訪對接,認真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盡力滿足企業合理需求。不斷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流程,務求實效。特別是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等企業,加大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同時,我們也鼓勵各監管局積極聯動當地政府部門,適當擴大活動對接范圍,使得金融服務和政策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
二是開展小微企業信貸質效提升系列行動。包括首貸拓展、信用貸提升和“伙伴銀行”三項行動。首貸拓展,就是要引導銀行機構拓展生產經營正常、沒有貸款記錄的無貸企業,加強首貸支持,擴大貸款覆蓋面。信用貸提升,就是要引導銀行研發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降低對抵質押擔保的過度依賴,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信用貸款支持。“伙伴銀行”,我們是鼓勵有能力的銀行逐步建立“信貸+”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更好滿足小微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多樣化需求,成為企業成長的伙伴。
三是聯動相關部門完善外部環境。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推進信用信息共享,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專精特新、重點產業鏈等企業信息共享,聯合稅務總局深化“銀稅互動”,聯合市場監管總局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與金融機構共享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用信息,更好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為小微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