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央行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出席發布會,介紹2023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系統重要性銀行經營穩健
此前9月22日,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2023年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在發布會上,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表示,截至6月末,我國系統性重要銀行平均不良率1.2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7%、15.65%,撥備覆蓋率達到246%,保持了較高的資產質量和風險評估能力。
李斌表示,20家系統性重要銀行的資產規模合計占我國銀行業總資產的61%%,占到金融業總資產的55%,當前系統重要性銀行經營總體保持穩健,在金融體系中起到了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聲
發布會上在談及存量房貸利率時,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自八月下旬以來實施的一系列利率政策取得顯著成效,市場反應良好,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聲。
鄒瀾指出,9月25日到10月1日實施的首周有98.5%符合條件的首套房貸利率完成下調,合計4973萬筆、21.7萬億元,調整后的加權平均利率為4.27%,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對于其他還需借款人提供證明材料、銀行予以認定的情況,主要銀行也將在一個月內完成調整。
同時,鄒瀾進一步指出,隨著各部門政策措施出臺落地,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高頻數據顯示,重點城市交易活躍度上升,銷售和市場預期均出現邊際好轉。從信貸數據來看,主要銀行9月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合計較上月多投放1000多億元,保持明顯回升態勢。信貸資金對在建項目建設竣工和住宅銷售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
提高利率政策的針對性和協同性
今年來,我國銀行業凈息差持續收窄,利潤增速有所下降。對此,鄒瀾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既要保持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又要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必須提高利率政策的針對性和協同性。
鄒瀾指出,央行堅持金融惠民理念,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在支持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保障老百姓(603883)利益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比如加強貸款利率的自律管理、對協議存款等利率相對較高的負債產品研究進一步強化自律和規范等。
他進一步指出,商業銀行保持合理利潤,應更多地借助市場發展、業務創新等途徑,持續兼顧好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目標。人民銀行將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支持銀行更好實現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