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民營企業是金融的根基。一直以來,興業銀行武漢分行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不斷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戶數1253戶,貸款余額277.34億元,較年初增加44.13億元,增幅18.92%。
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的福氣面團產業園(以下簡稱福氣面團)專注于烘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2006年來東西湖建廠生產時,也沒能想到如今會一而再地擴大生產規模,從一個手工蛋糕作坊發展到三大產業園,我們已經堅持了18年。”產業園董事長倪榮河坦言。
“我們第一次合作是在2016年,當時是通過納稅信用貸為旗下海之最工廠放款300萬元。”回憶起和福氣面團的第一次合作,興業銀行武漢漢正街支行行長孫良峰仍記憶猶新。
依托東西湖國家級食品工業加工區所構建的食品全產業鏈,福氣面團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公司決定投資新建智能工廠,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冷鮮烘焙生產基地,資金短缺是最大難題。興業銀行武漢分行在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上門,深入調研,為其量身定制“自建工業廠房貸”發放10年期貸款8000萬元,考慮到建設周期,主動為客戶申請2年寬限期。在后續產業園正式投產前,為解決資金周轉壓力,又為客戶發放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興業銀行武漢分行一筆筆“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讓福氣面團加速駛入了“快車道”。
今年以來,興業銀行武漢分行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論述,以“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為契機,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務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出30項措施,持續完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全面支持湖北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上,優化內部考核機制,強化激勵引導機制,提升審查審批效率,助力民企減費增利,“應減盡減、應免盡免”切實惠及實體經濟。
在行動上,開展“走萬企 提信心 優服務”活動,搭建政府、金融、行業、園區、企業溝通合作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金融服務;布局普惠金融、科創金融、能源金融、汽車金融、園區金融“五大新賽道”;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通過聯合興業研究、投資機構、產業協會,加強重點產業研究,推出符合產業特色的解決方案;將重大項目入庫,提供綠色審批通道,多措并舉保障項目落地。
在產品服務上,提供“線上+線下”申請渠道供客戶自主選擇,重點圍繞“線下產品線上化與場景數字化”兩條主線,持續構建完善信用類、抵押類、供應鏈類、保證類等四大類“興速貸”線上產品體系;加大債券融資支持,繼續通過綠色債券、科創票據、ABN、類REITs等創新債券支持重點領域民營企業發債;積極開展損失分擔業務,充分利用科擔貸、科保貸等產品政府貼息政策,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的同時降低融資成本;加強科創類企業的產品融資服務,運用“技術流”評價手段,積極提供“高科技人才貸款”“興速貸(優質科創企業專屬)”“投貸聯動貸款”等線上線下科創特色產品,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創新業務,通過金融創新真正把科創企業的技術“軟實力”轉換為融資“硬通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