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供圖 彭春霞/制圖 |
證券時報記者 李穎超
10月9日,花旗集團宣布將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匯豐中國”)。匯豐方面也同步宣布,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花旗中國”)達成協議,將收購其在中國內地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覆蓋花旗中國在全國11個主要城市的個人財富管理客戶的投資理財資產及個人存款,約為36億美元(截至2023年8月)。
該項交易預計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多維度深耕財富服務
據了解,本次收購交易的業務范圍為花旗中國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不含保險代銷),不涉及花旗中國的信用卡、個人房貸及其他貸款等其余零售業務。
匯豐方面表示,該項交易將進一步鞏固匯豐中國在外資銀行中的市場領先優勢,并對集團在內地市場推進的“大財富管理矩陣”策略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
交易完成后,被收購業務將融入匯豐中國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的運營中,匯豐也計劃邀請花旗中國服務于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相關員工加入匯豐的內地團隊。
匯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王云峰表示,本次收購再次印證了匯豐立足長遠、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中國是匯豐集團重要的戰略性市場,我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抱有信心,并通過深度參與市場開放、持續投入業務布局,支持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他表示,作為匯豐中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收購將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為進一步增長提供新的動能。
目前,匯豐集團通過旗下的銀行零售和財富管理業務以及環球私人銀行服務、匯豐私人財富規劃業務、全資持有的匯豐人壽保險和匯豐金科、擁有保險經紀和基金銷售雙牌照的匯豐保險經紀,以及穩步發展中的匯豐晉信等相關業務,持續提升大財富管理服務能級,以更好地把握中國內地市場的發展機遇,為本地客戶創造價值。
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作為內地最大的金融業外商投資者之一,匯豐集團近年來持續加碼中國市場,通過自身業務增長和戰略投資并購,加速拓展業務、提升服務能力。
“中國市場是匯豐在亞洲地區成為領先財富管理機構的關鍵所在。此次投資著力于進一步擴大集團旗下銀行端的財富管理業務規模。”匯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全球行政總裁馬勵濤說。
實際上,中國內地的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已經成為匯豐在亞太地區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能級的發力點之一。
在財富管理領域,今年4月,匯豐集團在中國內地市場正式啟動“大財富管理矩陣”策略,標志著外資金融機構首次加入大財富管理賽道。
目前,匯豐中國作為內地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銀行,累計獲批的QDII境外投資額度在銀行同業中長期保持領先,其私人銀行服務已拓展至6個主要城市。同時,匯豐集團已實現對匯豐人壽的全資控股,匯豐保險經紀近期亦獲批基金銷售牌照,成為內地首家同時持有保險經紀和基金銷售牌照的財富管理機構。
此外,匯豐私人財富規劃師計劃招募3000位,現已到崗1400余人。
全球戰略調整進行中
從花旗方面來看,出售中國內地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實際上是花旗集團2022年宣布逐步關閉中國內地個人銀行業務計劃實施的一部分。花旗方面也表示,繼續堅定服務中國的企業和機構客戶。
早在2021年4月,花旗集團宣布了一項全球戰略調整——退出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十余個市場的個人銀行業務。2022年12月,花旗宣布逐步關閉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業務,但不涉及其市場領先的對公業務。
在宣布將退出個人銀行業務的跨亞洲、歐洲、中東和墨西哥的全球14個市場中,花旗集團已完成了在澳大利亞、巴林、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8個亞太市場的個人銀行業務出售。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花旗集團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完成在印度尼西亞的個人銀行業務出售。除了關閉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業務,花旗集團也將關閉其韓國的個人銀行業務,此外還將全面結束其在俄羅斯的業務。花旗集團還宣布,將尋求其在墨西哥的個人銀行、小型企業和中型市場業務的IPO。
1902年,花旗進入中國市場,并于2007年首批成功轉制。目前,花旗服務在華運營70%的財富500強企業、300多家中國領先企業和眾多新興新經濟企業。
“這一交易符合我們的客戶和員工及各參與方的利益。花旗扎根中國市場多年,我們對在本地的歷史深感驕傲。”花旗中國負責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林鈺華表示,花旗將繼續堅定服務在華的企業和機構客戶,支持他們的跨境需求,努力成為他們最佳銀行伙伴的不二之選。
花旗中國已獲得了一系列的業務資格,包括本地基金托管人資格、首批“債券通”報價機構、中國銀行(601988)間債券市場債券承銷資格以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代理人資格等。此外,花旗中國也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中的兩家外資行之一。
最新評論